-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礼起源与发展
关于“陶器时代”的论证(之四)
陶器时代:“礼”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陶器时代”的论证(之四)
陈明远
【内容摘要】
“礼是礼是随着出现而的。礼礼祭祀礼仪制度祭祀【关键词】祭祀【作者简介】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
华夏文化的首要特点“礼礼礼礼1989年,第235~251页;许宏:《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
“礼礼大地湾文化和关桃园遗址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 年半坡大溪文化遗址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崧泽文化800年300年约350—1950年良渚文化00年)遗址、陶寺文化约00年—00年大地湾墓葬大地湾文化是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年5000 年亦称“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大地湾文化和关桃园遗址发现有墓葬,但不见集中的公共墓地。大地湾发掘村落长约120米、宽约40米—60米,残存4座房址、17个灰坑以及15座墓葬。关桃园,发掘面积2500多平方米,发现房址4座、墓葬6座、灰坑120余个,出土陶、石、骨器300多件。墓坑呈长方形或圆形,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关桃园有屈肢葬和二次葬。大地湾的葬俗流行双手交叉于胸前,腰腿一侧随葬少量陶器和石器等。这些器物均为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不是专事随葬的。关桃园还发现一座幼儿尸骨装殓在绳纹鼓腹罐中的墓葬这是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第一例瓮棺葬大地湾文化甘肃省文物仰韶文化西安半坡墓葬? 半坡黄河中游,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年代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这个部落已有人口400-600人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处,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尖底瓶和陶钵、陶罐、陶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遗址中收集的陶片在万片以上,超过全部出土物总数的80%,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器皿近1000多件。从其形状、质地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划符号,计22种,100余个,可能为记事或记数用的。墓葬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今西安半坡博物馆)。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半坡氏族的较完整的房屋遗迹40多处,各种墓葬250座,获得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将近万件之多。半坡氏族的墓葬共发现250座,成人小孩埋葬小孩的墓有73座瓮棺葬有随葬品的墓葬共71座,共出土随葬品308件,类别有工具、用具和装饰品,其中以陶制的容器最多,共277件装饰品次之随葬工具的是极个别的现象,仅M154墓出石球和穿孔蚌刀各1件,M32墓出土陶错1件。合葬墓随葬陶器较多,如M38墓四人合葬,随葬陶器有17件,M39墓两人合葬,随葬陶器有8件。但好像仍然是以单人来计算的,如M39墓两个男人合葬在一起,随葬陶罐2、陶壶2、陶钵4,平均每人2陶钵、1陶壶、1陶罐。M38墓是四个女性合葬在一起的,年纪都很轻,约十四五岁,有陶钵7、粗陶罐4、尖底瓶2、陶盆1及3个陶钵的残片,共17件从每个人的腿上都压有器物来看,随葬品似乎有些专属随葬陶器的组合也有一定规律,是按生活习惯和用途配置的,有作炊器或者贮藏用的粗陶罐,作水器用的尖底瓶和各种陶壶类,还有覆盖东西和盛物的陶钵,器型共有21种。随葬品的组合有陶钵、陶罐、尖底瓶;陶钵(两种)、尖底瓶;陶罐(两种)、陶壶;陶钵、陶罐、陶壶等几种。小孩墓葬绝大多数是以陶瓮作葬具的瓮棺,共发现73座,陶瓮棺葬所用葬具,以陶瓮为主,另用陶盆或陶钵作瓮棺的盖子,有极少是三种器物共用的。共发现各种葬具129件,其中陶瓮74件,陶钵39件,陶盆12件,小陶钵4件。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中,保存最好而纹饰最美的是从这些瓮棺葬中出土的。如人面鱼纹、人面纹和鹿纹的彩陶盆等,同时在陶钵口沿的宽带纹上,还刻有符号。这些器物与遗址中出土的相同,说明都是日常用,非为死者特制的葬具。由遗存的几个遗骸来看,每个瓮棺只埋葬一个小孩,骨架的头向与瓮棺口部的方向大体是一致的。从骨架保存较好的几个瓮棺来看,其瓮棺的葬式和方向,与成人埋葬的头向多向西的习俗基本上是相同的。仅W32墓发现一随葬小粗陶罐绝大部分作为瓮棺的盖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