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神农氏与农业的出现
〔材料一〕神农氏作,斫①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②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下》
〔材料二〕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③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④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材料三〕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一
【解读】我国的农业起源很早。在古文献中,多将我国农业的起源,托之于神农氏等传说人物。以上三条材料是有关神农氏与农业起源的传说。
《易》亦称《周易》或《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可能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又采阴阳五行之说,并入儒、墨、法、名等家,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白虎通》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等编撰记录汉章帝时在白虎观讨论经学的结果。该书将谶纬学说与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
这三条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神农氏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民农耕,种植五谷;神农氏还教人民辨别土地好坏,品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
关于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表明,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先发明了农业,而不是由外界传入的、学来的。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我国早期农业的情况。
【注释】①斫:砍削。②耨:除草。③蠃蠬:蠃通“螺”,蠬通“蚌”。④墝同“硗”,土地坚硬而瘠薄。
2.黄帝、后稷与农业的出现
〔材料一〕(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①鸟兽虫蛾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材料二〕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③,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④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⑤百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解读】《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书。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农业的发明,时代最早的是神农氏,还有黄帝和后稷等人。这两条材料显示了黄帝和后稷也与农业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的出现,是长期人类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并非神农一人之功。
【注释】①淳化:驯养。②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织帛。③菽:豆类。④稼穑:种植和收获。种植称稼,收获称穑。⑤播时:播种,种植。时,通“莳”,栽种。
3.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早期农业
〔材料一〕裴李岗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说明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数量众多的收割工具石镰和谷物加工工具磨盘,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水平,出土不少的猪、牛、羊骨骼,以及发现的陶塑猪、羊原始艺术品,说明当时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出现了。
──《光明日报》1979年1月10日《河南省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材料二〕(大何庄)有一座墓的随葬陶罐中,还保存着少许的粟粒皮壳……这里的石刀、石铲、粟粒以及家畜遗骨等的发现,也反映齐家文化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粟粒的发现,说明了它已经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主要粮食。
──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3年第3期
〔材料三〕稻穗纹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和猪纹(残)图像。1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旁边刻有1只猪纹……这一图像,反映了猪与农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解读】考古发掘中,在不少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早期农业的证据。1.这三个文化遗址的地点分别是:河南、甘肃、浙江,说明我国从北到南,远古居民的经济生活均以农业为主。2.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而南方则主要是稻。经鉴定,河姆渡发现的稻谷是人工培植的籼稻,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谷。3.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兴起。
在与裴李岗文化遗址年代相当的磁山文化遗址,第一文化层发现的157个长方形灰坑中,其中有62个发现有粮食堆积;在第二文化层发现的188个长方形灰坑中,其中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中考化学复习提纲始兴县城南中学.doc
-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13囚绿记1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24诗经两首1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试题周周练周一M3U3新人教版.doc
- 2013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试题周周练周一M3U4新人教版.doc
-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训练第一章第二节.doc
- 2013届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二氧化还原随堂小测.doc
-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山东专用版岳麓版知能训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4.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演练字音3.doc
- 2013届高一语文文言文课外浅易短文阅读系列训练六.doc
- 高一英语外研版必修4单元自主测评 Module 1 Life in the Future 5.doc
- 高中数学论文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课本例习题的内在潜能.doc
- 高中数学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doc
- 广东省附城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课后作业必修1 2 2.doc
- 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 201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 广东省湛江二中2012 201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 贵州省兴义五中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电势差.doc
-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知识竞赛2.pdf
-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二课时说课稿.doc
- 河北冀州中学12 1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A卷.doc
最近下载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4:论证结构与思路-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写作教学的探讨.pptx VIP
- 2025年中国DBE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VIP
- 筑牢金融数字防线: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docx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ppt
- 《让子弹飞》剧本.doc VIP
- 2025年水环境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DB4201T 620-2020 液化石油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