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谈养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志正谈养生

养生博文大全 江南岸边的博客/zhang963258 路志正谈养生 顺时养生、顾护阳气 ??? 顺应自然养生,是中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防病保健准则。《灵枢·本神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懂得养生的人,必顺四时气候而适寒温,稳定情绪而和喜怒,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保持人体阴阳气血的平和,使病邪无从所人。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我多年来睡眠坚持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使体内的阴阳之气与自然阴阳的消长相适应。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期,此时应注意保暖顾护阳气。背部是督脉循行之处,能总督一身之阳经。背部受寒则最易伤体内阳气。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背宜常暖的原则,尤其在冬季,注意背部保暖,如晒太阳时多晒背部,寒冬时穿一件以补阳温肾药物制作的棉背心,夜间睡觉时,将热水袋放在背部取暖,坐椅要有靠垫,长期坚持捶背,以疏通气血,振奋阳气。俗言道寒从脚下起,因此冬天的鞋袜要保持温暖干燥,经常洗晒,平时经常活动脚趾,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45度温热水泡脚30分钟,疏通经络,以消除疲劳,保持五脏气血冲和,补肾健脑,利于睡眠。   对于邪气,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根据天气的冷暖,增减衣服,春捂秋冻,避免冒雨涉水,同时注意预防潮湿,前贤说湿从下受,以防风湿关节痹痛。夏季气候炎热,易多汗伤津,须适当饮水。空调不宜常开,度数若低,老人更非所宜。人的生命活动本于自然界的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讲生之本,本于阴阳,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顺应春生以养肝气,夏长以养心气,长夏以养脾气,秋收以养肺气,冬藏以养肾气的规律,春夏之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路志正的养生经验是:遵循《内经》,重视正气涵养,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辨证施养,药食同用,劳逸结合,“形与神俱”,“大德必得其寿”。中医养生重视内因,同时也不忽视外因。只有正气强盛、脏腑气血功能正常,才能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减少和避免内伤疾病的发生。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只有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人相应,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以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们的养生观只有建立在这种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才会发挥其独特价值。 中医养生重视内因,同时也不忽视外因。只有正气强盛、脏腑气血功能正常,才能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减少和避免内伤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人体内正气充足旺盛,邪气就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在自然界面前,人们不仅要做到与天气相应,也要有效地避免不利因素,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适应之。 养生学认为,任何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提供一个适宜其发展的生存环境,《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本原于自然界的阴阳,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界阴阳四时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要顺应季节变化,春夏之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起居有常”,人的生活起居规律须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就一年四季而言,春谓发陈,夏谓蕃秀,秋谓容平,冬谓闭藏,是讲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时季节中必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保持正常。不仅在一年四季中要顺应自然,在一天之中亦应如此。 中医历来就有“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的说法,说明饮食不当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过量的饮食,可使脾胃受损,同样会导致疾病。养生之道,贵在后天。而后天之道,又当以脾胃为本。脾胃要注意辨证施养,才能保持人体的精力旺盛。而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体质偏颇明显者,才用药调。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即强调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饮食方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谷肉果菜合理搭配,才能补益精气津血,以利于人体健康。同时,要辛甘酸苦咸五味调和,忌饮食偏食偏嗜。反对饥饱失常,暴饮暴食。养生要遵从“和于术数”及“不妄作劳”两个原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锻炼身体的方法,如导引、吐纳、气功、太极拳、八锻锦等。我非常注重八段锦的作用,每天坚持锻炼。另外,每早梳头半小时可起到按摩头皮的作用,从而使气血流通,精神振作。“不妄作劳”,即提醒人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