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礼与五经
道、礼与五经
——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构成
张辛
引言
1、由“德”、“赛”二先生谈起
——五四以来引进德先生、赛先生,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只有二先生是不够的,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孔子:“君子不器。”黑格尔:“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像是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形而上学本体论,没有“神”,没有全社会的共同认知中心,没有宗教情怀,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精神家园,没有精神文明,就只能是平庸的,就没有发展绵延的动力,就不可能真正强大,就必然失去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命脉。
2、说“神”、“物”和“心”
——“神”是人类社会的起点,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神”帮助人类度过了其最愚昧、最危险、最无助,同时也是最漫长的历史时期;“神”是人类此一时期,即人类浑沌时期及文明初期的主宰;轴心时期之后,“神”仍然是人类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超然的存在,是使人敬畏的存在,是一种监督和制控的的力量。然而,对于人类而言,“神”毕竟是生命之外者,而只指向灵魂,故必有其先天缺陷:出世。因此人类不能唯“神”。否则必然理性丧失,导致宗教迷狂,发生社会危机。果不其然,中世纪的黑暗终于降临。
——“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科学指向“物”,它可以使人生活得日益方便和舒适,人类离不开“物”。因此中世纪大危机之后,人类自觉不自觉地走向神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物”的世界。于是工业革命爆发了,科学发育了,物质文明大发展了。然而“物”同样属于人生命之外者,而只服务于人的身体,人对于“物”的需求是有限的。庄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何不过满腹。”爱因斯坦:科学只能服务,不能领导;因为“科学不能使人性得以完善”(康德语)。因此不能唯“物”。只重物理,忽略人道是危险的,同样会导致社会危机。于是一战、二战爆发了,于是人类之“物化”日以严重,科技和资本的发展日以超出人类及其社会组织驾驭能力之外,已几近失控。于是国际有识和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中国文化,投向孔子;于是1988年10月28日,诺贝尔奖得主们达成巴黎共识:“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应到2530年前汲取孔子智慧”。于是2009年10月28日美国43个众议员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个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050年。
——“心”是内在的,是人生命的主宰;从“心”到“心”,才形成社会,“心”、“心”相连才构成人类大生命,才展开人类历史;然而“心”不能独立存在,必存在于身体(腔子)之内,而身体存活不能离开“物”;“心”需要安顿,精神要有依托,于是不能离开“神”。因此人类又不能唯“心”。心是人类自己的主宰者,只有自己主宰自己才是最大的理性,才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这是孔子所开辟的人类社会“神”、“物”二路之外的第三条,也是最中正的路向,是应然世界,是真正属于人类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唯心的世界,而是神、物、心三位一体,以心为主宰的世界。这就是孔子的智慧,国学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要义。
二、 道——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
1、“道”的本义——“所行道也”;“道立斯行”;“道,行之而成”;“由是而之焉谓之道”;既为道,其必有五元素:主动者、起点、根据、途径和归宿。由此五元素,“道”的意义就一步一步充实,一步一步深刻,并一步步抽象和升华,乃至成为形而上者。
2、主动者——人。谁为主动者就是谁之道,天所行即天道,地所行即地道,神所行即神道,鬼所行即鬼道,人所行即人道。中国文化所谓“道”即人道。这就是荀子所说:“道者,仁之隆也。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孔子:“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由此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品格。
3、起点:道乃始、本、根基、由来、往、古、传统等,亦即古来之道,是人文祖先率性行之并引领后代一步步走来之道。“彰往而察来”,“继往开来”,来路决定去路。故子曰“述而不作”,彰显道、传统之重要性。所谓“述”即述“道”。
4、根据:天道。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孔子的大智慧。孔子由已知推未知,由周公一直推导到五帝之尧,认定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人文祖先。“尧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道始乎情”。故道乃人文祖先基于情率天性而行之者。其情即对天地化育之由衷感恩之情。这一切乃基于一点:农业文明乃靠天吃饭的文明。人道原于天道,
5、何为天道:“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天道即大中之道,即“中正之大道也”。道由之“中”。“建大中,以承天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均由此出”;
6、“极高明而道中庸”。人文祖先所则天而来之道被孔子命名为“中庸之道”。 高明者,上天也。人文祖先则(效法)之而道之以中庸。“中庸之道是孔子的重大发现,我们应该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