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飞鸿大事年表的资料源于佛山黄飞鸿纪念馆
黃飛鴻大事年表資料源於佛山黃飛鴻紀念館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藥。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後成爲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十六歲時,黃飛鴻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後在仁安街開設寶芝林醫館,門下弟子衆多,爲名重一時的武術家。他先後被記名提督吳全美、劉永福聘爲軍醫官、技擊總教習及廣東民團總教練,並隨劉永福在臺灣抗擊日軍。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愛子遇害、寶芝林被焚、兒子失業等連串打擊。一九二五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終年77歲,由弟子鄧秀瓊料理葬於白雲山麓。 1847年農曆七月初九 出生於廣東佛山鎮。 1853年 從其父黃麒英習武。 1859年 隨父在佛山、廣州、順德一帶賣武,其間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鐵橋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學成 “鐵線拳”和 “飛鉈”等絕技。 1863年 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爲其設武館于第七甫水腳,飛鴻結束賣武生涯。 1865年 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中人聘爲行中武術教練。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飛鴻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一時傳爲佳話,隨後應邀到在石龍鄉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攜如牛犢大的狼狗在香港設擂向華人邀鬥,飛鴻不甘華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腳”擊斃惡犬,自此揚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佔打傷,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 約1868年 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梁寬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橋鬥蟀場爲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時。 1871年 娶妻羅氏,婚後三月羅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並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 1882年 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飛鴻爲軍中技擊教練,停辦廻瀾橋所設武館。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後,吳全美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1888年 黑旗軍首領劉永福賞識黃飛鴻武藝高強、醫術精通,聘爲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向其贈醫藝精通木匾。 1894年 劉永福率領軍隊赴臺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飛鴻隨劉率九營福字軍抵台,駐守台南。 1895年6月 劉永福護台失利,飛鴻離台返粵,自此僅行醫不授武,“寶芝林”前榜:“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約1896年 續娶馬氏爲妻,生二女、二子(漢林、漢森),不久馬氏病卒 約1902年 續納岑氏爲妻,生二子(漢樞、漢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應劉永福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1912年 魚欄夥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爲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爲傳頌。 1915年 續莫桂蘭爲妾。 1918年 在廣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獵場任守 1919年 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遭妒,往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被“鬼眼梁”暗算慘死。受此打擊,飛鴻不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大會上表演飛鉈。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鬱成疾。 1925年農曆三月廿五日 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飛鴻五歲從父習武,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後,飛鴻隨父於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麒英謝世,飛鴻子承父業成為一代宗師,是當時南派武林中最年輕的武術教練。一生中,曾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相傳其平生絕技有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和瑤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癡」之雅號。
黃飛鴻一生行為正直,生活嚴謹。一生結婚四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後續娶的。嫡妻羅氏, 婚後三月亡,續娶馬氏,生漢林、漢森二子後,亦病卒,續納岑氏,生漢樞又病卒。人們都說他命中克妻,因此再續莫桂蘭時便稱為妾,而實「名妾實妻」。桂蘭十九歲嫁飛鴻,(飛鴻年紀已老故桂蘭末有所出)前,也曾得家傳,習莫家拳。嫁給飛鴻後,事夫之餘也悉心學武技,晨徒暮妾,是師徒也是夫妻,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