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四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 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 44°W)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1~2题。
1、照片拍摄于当地时间
A、13日上午 B、13日下午
C、14日上午 D、14日下午
2、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图2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2中岩石类型属于图3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④一⑦一③ B、②—③—④
C、⑥一①一③ D、③—④—⑤
读某日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4),回答5~6题。
5、此时图中城市
A、乌鲁木齐狂风暴雨 B、北京秋高气爽
C、哈尔滨吹东南风 D、上海有台风过境
6、未来2-3天连云港的气温、气压状况变化可能是
冬虫夏草核心产区为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其海拔多在4400-4600米之间,而20年前该高度是在3900-4400米之间。据此回答7~8题。
7、导致冬虫夏草核心区海拔范围变化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雪线下降 C、土壤湿度增大 D、青藏高原隆升
8、大量采挖冬虫夏草,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草地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物种减少 ④冻土消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5)。回答9~10题。
9、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10、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图6为我国东部某城市近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空间格局看,该城市主要扩展的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2、该市规划新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来源:学科网ZXXK]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图7为江苏铁路发展规划图(部分)。读图回答13~14题。
13、2014年12月26日连淮扬镇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图中表示该专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影响连淮扬镇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社会经济 B、科学技术
C、自然条件
D、矿产资源
图8为2014年12月28日至2015年1月3日我国冬小麦发育阶段图。读图8回答15~16题。
15、图示时期冬小麦发育阶段有显著差异的省份是
A、冀 B、鄂 C、滇 D、新
16、造成黄河、长江流域产区冬小麦发育阶段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地势起伏 D、土壤肥力
图9为辽宁省1978年-2007年三大产业产值构成变化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8、与图示产业结构变化相符的是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单位产值能耗增加
C、农业产值下降
D、传统工业企业增多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0为东南亚地区加里受丹岛略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岛屿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来源:Z#xx#k.Com]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0、甲地传统房屋多建在木筏上,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B、降水量大,多洪涝
C、地处热带,气候炎热
D、多火山、多地震
图11为江苏省近四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江苏省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特点是
A、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
C、65岁以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各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均增大
22、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江苏省
A、人口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