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篇章 中药学 解表药.ppt
第八章 解表药;概述;概述;概述;概述;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适应证】;【临床应用】;2.咳嗽气喘
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桂枝 《名医别录》;药性;【适应证】;桂枝 《名医别录》;桂枝 《名医别录》;桂枝 《名医别录》;桂枝 《名医别录》;【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麻黄与桂枝;紫苏 《名医别录》;药性;紫苏;【适应证】;紫苏;生姜 《名医别录》;生姜 《名医别录》;【适应证】;生姜 《名医别录》;生姜 《名医别录》;生姜 《名医别录》;生姜 《名医别录》;【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香薷 《名医别录》;香薷 《名医别录》;香薷 《名医别录》;香薷 《名医别录》;香薷 《名医别录》;香薷;荆芥 《本经》;荆芥 《本经》;【适应证】;荆芥 《本经》;荆芥 《本经》;荆芥 《本经》;荆芥 《本经》;【用法用量】 煎服,4.5~9g,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适应证】;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防风 《本经》;【用法用量】 煎服,4.5~9g。
【使用注意】 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风者不宜使用。;作业;荆芥与防风的比较;羌活 《本经》;羌活 《本经》;【适应证】;【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白芷 《本经》;;药性;【适应证】;【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细辛 《本经》;药性;【适应证】;【用法用量】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藁本 《本经》;藁本;藁本;【适应证】;藁本;【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苍耳子 《本经》;药性;【适应证】;【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辛夷 《本经》;辛夷;辛夷;药性;【适应证】;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薄荷 《新修本草》;性能;【适应证】;【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子 《名医别录》;牛蒡子;性能;【适应证】;牛蒡子;蝉蜕 《名医别录》;蝉蜕;性能;【适应证】;蝉蜕;桑叶 《本经》;桑叶;性能;【适应证】;桑叶;菊花 《本经》;菊花;性能;【适应证】;菊花;桑叶与菊花;蔓荆子 《本经》;性能;【适应证】;柴胡 《本经》;柴胡;性能;【适应证】;柴胡;升麻 《本经》;性能;【适应证】;升麻;葛根 《本经》;葛根;性能;【适应证】;葛根;淡豆豉 《名义别录》;性能;【适应证】;浮萍《本经》;浮萍;浮萍《本经》;浮萍《本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