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祭灶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之祭灶节

中 国 文 化 之 祭 灶 节 班级:12级计算机2班 姓名:何锦鸿 学号:20123501140208 摘要: 祭灶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祭灶节是上古礼制的重要内容,属于祭礼,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极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鬼神色彩的迷信,也表达了人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从崇拜鬼神色彩到礼制,是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华传统不断完美的表现。 关键词:祭灶节 灶壬爷 送灶 迎灶 祭品 礼节 追远 正文:在中国,岁时节令是一种集中又鲜明展示了中华名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和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民俗文化。通过对民俗节日的了解就可以大致透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具有农业文化特色,如元旦前后的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歉。同时,中国节日讲究礼仪,风俗和礼俗相结合,古代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而祭灶节正是这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 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在我国,农历二十三(有的地方是二十四)是一年一度祭祀灶神的日子,又称“小年”或“小岁”,祭灶的习俗,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崇拜,而后又转为对灶的崇拜,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化为祭灶之礼。祭灶是上古礼制的重要内容,属于祭礼,为“五祀”之一。夏商周三代都承袭了祭灶之礼。特别是在周代,祭礼等级制度严森,刚规定王七祀,诸侯五祀,大夫立三祀,士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庶民百姓只准祭祀灶神或门神,这就是后世民间最崇拜门、灶二神的历史原因。在农村地区仍有祭拜灶神、门神的习俗。每逢过年过节祭祖,也必祭门神。历代统治者举行“祭灶之礼”的时间为夏季和冬季,主要是夏季。《礼记·月令》说:“孟夏,其祀灶祭先”。《后汉书·礼仪志中》也说:“季夏衣黄”,以祭灶。直至明代也是这样。当然,古代冬季也有祭灶之礼,时在腊月,为五祀之一,与祭户、中雷等神朵在一起。而民间祭灶之俗是从官方祭灶之礼中分化出来的。最晚从春秋起,两者就已并存于世。礼存官方,俗行民间。当时祭灶由老妇人主持,《风俗通义·祀典》记载,孔子指责,藏文仲违礼,曾说:“藏文仲安知礼?潘柴于灶。灶者,老妇人之祭也,故盛于盆,尊于瓶。”这反映出那时流行老妇祭灶之俗。藏文仲是男子,他祭灶与民俗不合,故遭到孔子贬斥。但到了汉代,男性祭灶已非常普遍。那时人们认为,男女代表着阳与阴两种根本自然属性,做事必须顺其属性,由观念出发,在许多地方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原因是灶神是男性,当由男性主祭。宋人范成大《祭灶词》中有“男儿酌酒女儿避”之句。但有些地方则没有禁忌,仍有春秋老妇祭灶之遗风,均由妇女担任祭灶的主要角色,证明即使在相同的文化大背景中,民俗也会产生地区的差异,也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现代,通常都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而对于灶神是谁?形象?品格?查阅了许多资料,却是众说纷纭。《淮南子·氾论训》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灶神最初为老妇形象,主管饮食,后改绘男子或美妇形象,职权由管一家饮食扩大至操全家生死祸福,并随时记录人家功过,年底上天向玉皇报告。因此灶王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后,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