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美条约签订与其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美条约签订与其影响

论《朝美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摘要:由于时朝鲜的特殊战略位置,引起西方列强的垂涎。清政府提出“以夷治夷”的所谓“东方绥靖”政策,意在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防止朝鲜为一国所侵,从而维持和巩固与朝的宗蕃关系。于是在清政府的主持下朝美签订了《朝美通商》条约。在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的对朝态度开始转变,这成为日后清政府干涉朝鲜政策实施的诱因。 条约签订的背景 中朝的宗蕃关系一直是礼仪性的朝贡关系,十九世纪末期以前,做为宗主国的清朝对朝鲜的外交一直都是事由其主。但是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东北亚局势的日益复杂化朝鲜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列强对朝鲜的觊觎之心越来越明显,美国曾企图以武力打开朝鲜的国门,但未能如愿。1860年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在图们江口与朝鲜接壤;1866年美法两国进犯朝鲜大同江。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国力大升,于1875年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大门。在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国,日本这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 此时清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朝鲜的重要性,朝鲜之失关系中国北部边疆清朝的龙兴之地的安全,更因朝鲜距离清都近在眼前,朝鲜之急成为清政府的肘腋之患,因为加强中朝宗蕃关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其实早在1979年,6月海防提督丁日昌就曾上奏清廷:“朝鲜不得已而与日本立约,不如统与泰西各国立约。日本有吞噬朝鲜之心,泰西无灭绝人国之例。”①清廷对丁日昌的奏折颇有同感,总理衙门也上奏分析:“日本恃其诈力,雄视东隅,前岁台湾之役未受惩创,今年琉球之废,益张气焰。臣等以事势测之,将来必有逞志朝鲜之一日。即西洋各国亦必有群起而谋朝鲜之一日,中国将往助而力有未逮,将坐视而势有不能。”如果能劝导朝鲜与西方各国签约通商,那么就可以促使朝鲜,并且中国也有个东方屏障。这一提议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1879年8月21日,清廷发布止谕:“令李鸿章参酌“丁日昌所陈各节,作为该督之意,转致朝鲜”②。自此,清政府主开始着手其“以夷治夷”外交战略的准备工作。 李鸿章的劝导与条约签订 以夷治夷的外交策略已然成型胎中,清政府满心欢喜的等待这一新生命为边疆危机带来不同凡响的结果,但没想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朝鲜政府对此政策表示及大的怀疑。李鸿章奉旨致函朝鲜元老李裕元:“近察日本行事乖谬,居心叵测。亟宜为之防。。。。万一日本阴结英、法、美诸邦,诱以开埠之利;抑或北与俄罗斯勾合,导以拓土之谋,则贵国势成孤注,隐忧方大。”“为今之计,似宜用以敌制敌之策”。③李鸿章及力劝导朝鲜政府声称:“日本之所畏服者,泰西也,以朝鲜之力制日本,或虞其不足,以统与泰西通商制日本,则绰乎有余。”④但李裕元复函时却对此事绝口不提。李裕元第二封回函中对清政府的“以敌制敌”策略提出疑虑:“今要制敌,而我先受敌;要攻毒,而我先中毒。窃恐一遇毒而不复起也,奚暇以制敌乎?”⑤表示不愿与他国往来。朝鲜政府的消极反应必然会让怀有期待的清政府感到失望,但李鸿章认为:“李裕元牵于众议,亦未以此事为然。因势转移,相机利导,殆非一朝夕之功也。”⑥ 虽然朝鲜政府没有接受李鸿章提出的与西方各国通商的建议,但却表示“拟仿古外国入学之例”,派人赴天津“学习练兵制器之法”,以期增强抵御外侵的能力。⑦1880年10月朝鲜派卞元圭等人来天津,学习制造兵器,还参观了洋务派在天津所办的机器局、制造局、军械所以及火器火药仓库。李鸿章专门与卞作了一次长谈。 与此同时,1880—1881年间,东北亚局势紧张,围绕伊犁问题,中俄之间关系紧张,沙俄在海参崴一带布置重兵。欧美担心沙俄独占朝鲜,纷纷向清政府提出警告。日本自《江华条约》签订,在朝鲜的扩张野心昭然若揭;美国也派军舰抵达釜山,再次要求缔约通商。朝鲜半岛风云骤紧。这时朝鲜政府在外部压力及朝鲜内部开化势力作用下,朝鲜政府对与西方国家缔约通商的态度很快转变。1881年底,朝鲜派领选使金允植来保定面见李鸿章:“商与美国立约,请由中国代为主持”。⑧在时鲜政府的要求下,李鸿章在1882年1月主持召开了朝美通商谈判。李鸿章在草约第一条中就规定:“朝鲜系中国属藩,而内政外交事宜向来均得自立“。想以条约的形式让西方国家接受朝鲜为中国藩属的关系。虽与美国代表薛菲尔几番争执,但最后还是使美国同意在正式条约中写入朝鲜中国属藩这条。1882年4月《朝美通商条约》在朝鲜利物浦签字。 ⑥同上,《总署收李鸿章函》第397页。 ⑦《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7页。 ⑧李鸿章《密议朝鲜外交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40,第11—12页。 三、条约的签订与中日关系的影响 1882年的《朝美通商条约》的缔结,是东亚国际关系历史的一个重要事件,该条约的签订对清朝,朝鲜,西方列强以及当是的东亚国际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印象 (二)清朝在朝美通商谈判中,成功促成朝美签约,不紧提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