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墩镇创建-文化示范镇的材料 4.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墩镇创建-文化示范镇的材料 4

李墩镇创建文化示范镇材料 一、乡镇概况 历史沿革 资源 李墩镇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有十多种,其中紫砂土、辉绿岩、银、铝等极具开采价值。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已基本实现村村“十有”:有电、有公路、有自来水、有水泥路、有广播、有闭路电视、有村部、有卫生所、有程控电话、有新校舍。1998年全镇10个行政村全部通过验收,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原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外。乌蛋在境内,大部分古村落,都供奉有各自的“村神”,俗称“大王翁”、“福王翁”。分别尊称为“当境土主里域正神”或“当境明王里域正神” 信仰大王翁习俗一直留传到现在,香火旺盛。这种村庄信仰习俗,在现实社会中,起到抑恶扬善和对天、地、人常怀感恩的积极作用。已成为研究村落文化的珍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考由李墩威望人仕李宏芳提议,聘请当时李墩学堂宁德籍教师黄式林设计,两傍民居按明清骑楼风格建造。漂洋街西段(街头)民国三十五年已建成。漂洋街两侧有戴楼、米行、布行、木器行、酒坊、豆腐店、剃头店、客栈、染坊等店铺。当时每日商贾往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座座的古祠堂、古民居见证了当年集市贸易带来的繁荣和辉煌。 芹溪村目前还保留许多遗迹。如“石磨”、“马栏岗” 遗址(当年课银官员拴马的地点)、“宝丰公馆” 遗址(永乐元年(1403)御史蒋彦禄在芹溪村旁建造宝丰公馆,到了成化十二年(1476)宝丰公馆年久破烂,州判黄公晟在原址重建)、“官司坪”遗址、封坑碑(嘉靖三十年,上洋村耆宾张彭八恩准于官司地方开煽,围城驻军保护。芹溪这边原宝丰银场仍有民间非法采矿炼银,矿井伤亡事故接连不断,隆庆五年(1571)五月初一日,福建抚按两院下令禁止私人开采,在芹溪村前立石碑封坑) 楼坪的古民居在周宁境内是屈指可数的,楼坪的古建筑你不能不惊叹她的古朴、端庄与宁静。 在楼坪过去有钱人最大的事就是买地建房,因为当时楼坪人生意做的比较大,因此,远近很多人都把田地(契)送到这里。他们长年在外做生意大家都盖房屋,人人都求精美,一时涌起攀比风,村中因此有了许多装修考究的大房子。这些老屋多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建造,各古建筑之中都有大量精美的石木雕刻。窗格、廊檐都雕饰精美,镂刻的花鸟人物图案或取自然景观或反映悠闲生活,还有来自传说故事的内容。 如今村里保存完好的古厝有好多幢。 其一、座落于村中心的“炮台厝”建造最为坚固、精美,宏大。墙基的石头间隙用微薄的刀片都无法插入。这座“炮台厝”,大约建于民国二十三、四年,墙内埋石板,炮楼四面有30多个炮眼,各有两个瞭望窗,窗门用厚约四寸的青石板做成的,它有很好的防护作用。炮楼下有水井,地下室还备有直径一米五左右高约一米的大青石圆形消防水缸,平时都装满水。房子有大大小小房间70多个。村民们说这座房子的长短楼梯有36条之多,可见老房子之大,如果你是陌生人没人带路,你进了炮台恐怕很难走出来。这里的房子各有特色,比如有的房子安双重门,外门上半部留两圆洞,边上雕蝙蝠等吉祥图案,内门是实木大门,这与现代的防盗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二、光绪年间张政庠的老屋算是更为考究。村谱记载张政庠“善养豚畜,勤辟田园,稻梁富有则家有余资……遂茶经而谨慎采办,洋人喜其精美而得息甚钜。家资已积万金有奇,东洋七里内巨富家可为公首屈一指焉”,来到政庠老屋,只见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贡元”二字(光绪二十六年立),门楣与门坎石墩雕刻如意牙、富贵花。大门中央是一对沉沉的铁门环。正门进去是仪门,门上亦雕花刻字,门里是一条大甬路连接堂屋,是直接进出大门的。站在仪门边,迎面先见过廊处悬一匾,书“文魁”二字,再往里是正堂,从上而下悬三块匾,最上一块已日久蒙尘,它与过廊上、正门上的匾一样都是张政庠六十岁时子女、朋友所赠。匾下是雕花大案,案两头上翘成船形,案下一张八仙桌。厅堂左右设小茶几,配竹椅。厅堂下来,是左右厢房,窗格精刻细琢,上边刻“爱吾庐”、“惠吉迪”等字样,中间是花瓶、盆景状镂空雕花,底部雕如意牙等。厅堂地面是用石灰打制,象是今天的水泥地面,在当时算是一种先进的工艺。站在厅堂向外看,下可直见仪门、正门,抬眼是仪门、厢房上的回廊,栏杆扶手细腻、光洁,廊下有垂花、廊柱底部雕刻成灯笼状、莲花状。倘若站远点透过采光天井向上望去,还隐约可见大门墙里侧墙头也有镂刻雕花装饰,主人说是为避免墙面单调。走进厅堂转过穿堂里边是厨房之类。 其三、楼坪的古屋多数都有精美的雕刻。但最精美的老屋大概算是张景应的祖屋,这间老屋是光绪年间其太爷张鹏程留下的。张鹏程是楼坪第一秀才,乐善好施。他的屋装饰多取材典故,刻划人物,神态表情栩栩如生。 楼坪人不仅长年在外跑生意,而且村中店铺也不少,百余户人口的小村店铺多时有十三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