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塞腰鼓教学的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塞腰鼓教学的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势。 (重点) 2.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重点) 3.品味文章意蕴内涵,发表自己的见解。 (难点)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所以,所有的教学环节设计都以让学生看、听、读、说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让个体的片面的认识趋于完整。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 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了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受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欣赏一首陕北民歌) 听了这首优美的陕北民歌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下面一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吗? (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唢呐、陕北剪纸) (展示腰鼓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腰鼓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陕北的安塞 说到腰鼓,作为陕北人的我们并不陌生,可能我们同学们中间还有人打过。这是在我们陕北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到春节或有重大庆典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扭起秧歌,打起腰鼓来庆祝。其实我们横山的腰鼓也是很有名的,但还不是最有名的,最有名腰鼓还是安塞腰鼓。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简要了解一下安塞腰鼓。 二、安塞腰鼓简介: 安塞腰鼓诞生于黄土高原,是一种融歌曲、舞蹈、武术为一体,独特而优秀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烈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看完这个介绍,大家一定很想去看看安塞腰鼓的到底是怎样一个阵势吧?那好,今天咱们就随着刘成章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的神韵和魅力。 三、作者简介:(见幻灯片) 四、聆听配乐朗诵: 大家要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感受,看看安塞腰鼓是否名副其实。 趁着这股热劲,大家现在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谈一谈你听完课文朗读后的感受。(震撼、火爆、给力、带劲) 大家都说的很好,安塞腰鼓的确让人震撼,令人陶醉。而刘成章先生的这篇文章也真实的再现了安塞腰鼓的神韵和魅力。 五、整体把握、梳理结构 文章对安塞腰鼓整个表演过程的描写共分做几个阶段,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怎样的情形?(见幻灯片) 三个阶段:击鼓前——击鼓时——击鼓后 安静的腰鼓(静)──→激昂的腰鼓(动)──→寂静的腰鼓(静) 六、探讨朗读方法: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讨论一下,文章的每个阶段都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去朗读。 击鼓前(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击鼓时(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击鼓后(28—30自然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七、师生朗读: 同学们认为读这篇文章时应怎么读? 首先我把我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想不想听?(选读部分段落) 同学们一定也有你喜欢的段落,读来让大家欣赏。(抽查几位学生朗读) 像这样的好文章,我们一定要多读,以饱满的气息、高亢的声音、节奏的铿锵、恢弘的气势、憾人的力量反复的朗读中去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八、自由品读,我会评价: 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又一次欣赏了安塞腰鼓,我们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可以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 九、安塞腰鼓之“劲”:(见幻灯片) 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