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十五从军征》word教案.docVIP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十五从军征》word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十五从军征》word教案

2014年春 总第 课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十五从军征》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句,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3.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特点,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4.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教学难点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教法学法 讲授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反复诵读,理解体会。 教具准备 笔记本电脑,朗读音频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入】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和心理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朗读】扫除字词障碍,提示正确停顿(引导学生回顾划分古代诗歌朗读停顿的一般技巧。) 十五从军征 一、解题: 题目:先看题注。回忆《木兰诗》出处,复习讲解乐府及乐府诗: 诗歌的发展脉络 我们现在能看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谣是四、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翻译为:砍竹子,制弓箭。射出弹丸,追杀野兽。 春秋时期,孔子整理出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它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盛到衰整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情感率真、充沛,语言优美、生动,以四言为主。《诗经》六义:指内容上的风、雅、颂,手法上的赋、比、兴。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之前都是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他创造了体制宏大的“楚辞”。《诗经》和《楚辞》并称为“风骚”。 到了汉代,政府建立了掌管音乐、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机关──乐府,后来乐府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样式。《十五从军征》就是一首乐府诗,后世文人模拟的这类作品也称乐府,成就最高的当推唐代白居易的新乐府。“乐府双璧”指的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唐朝初年新形成了一种诗体,因为要有别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所以那时称之为“近体诗”,近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有四个特点:1.句数固定(律诗8句,绝句4句);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最为有名的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杜甫。 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 词最初称为“曲子词”,“由乐以定词”,后来逐渐脱离了音乐。从形式上看,诗句的长短是一律的,而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所以叫“长短句”。写词要依据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有的词牌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有的词牌之后另注词题,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的在词牌下作一小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个时期根据词的风格有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 金元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乐曲曲词──元曲,分为散曲、剧曲两大类。我们接触的《朝天子·咏喇叭》就属于散曲,另外《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也是散曲中的名篇。散曲内容以抒情为主,因为是在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曲比词更通俗浅近。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关于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兼有采诗的职能。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就叫做“乐府诗”(或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两汉乐府诗大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反映了两汉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汉乐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 乐府诗自汉经魏晋六朝至隋唐,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汉代乐府诗大都入乐,每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咏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内容上突破原来传统,音韵、节奏上渐趋整齐,推动了五言诗、七言诗的出现和发展。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的藩篱,另立新意,抒写新事,形成一种“新题乐府”。到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人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讽喻朝政,针砭时弊。 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并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三类中。 二、翻译: 十五岁就参军出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