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技术.pptVIP

泥水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水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技术

3.4二次注浆 在穿越地铁1号线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二次补压浆,以便能有效控制地铁1号线后期沉降,确保地铁1号线的安全。 二次注浆主要采用双液浆,水灰比0.8~0.9,水泥浆和水玻璃比例为3:1,注浆压力为0.3~0.4MPa(临近1号线位置适当降低压力)。另外,在每块管片上增加2个注浆孔,每环管片的注浆孔有16个,实现多点均匀注浆,从而保证注浆效果。 2号线下穿过程中,根据地面监测及其地铁1号线沉降和收敛监测数据,在盾尾后7~8环处及时跟进进行二次补压浆,二次注浆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3.盾构穿越既有1号线变形控制方案 4 自动化监测及施工反馈控制 4.1系统总体框架 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如图 4-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监测仪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计算机、云端服务器、客户端等部分构成。 图 4-1自动化监测系统整体架构 4.2监测仪器的选型 本监测方案对重叠段既有隧道结构竖向变形监测采用BGK4675-100型静力水准仪,BGK4675-100型静力水准仪适合于要求高精度监测垂直位移或沉降的场合,高精度的振弦式液位传感器最低可监测到0.025mm的高程变化。系统由一系列含有液位传感器的容器组成,容器间由充液管互相连通。参照点容器安装在一个稳定的位置,其它测点容器位于同参照点容器大致相同标高的不同位置,任何一个测点容器与参照容器间的高程变化都将引起相应容器内的液位变化,从而获取测点相对于参照点高程的变化。 4 自动化监测及施工反馈控制 4.2监测仪器的选型 图 4-2 静力水准仪(左)和无线采集模块(右) 4.2监测仪器的选型 图 4-3 安全监控系统功能 图 4-4 表面式测缝计 4-5 自动化监控系统PC客户端 4.2监测仪器的选型 4.2监测仪器的选型 图 4-6 手机端群聊及沉降曲线图 4.3测点布置 拟布设13个测量断面,每隔10环一个断面,涵盖了重叠段1号线左线范围,每个断面包含一台静力水准仪和两台裂缝计,在隧道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采集箱。 4 自动化监测及施工反馈控制 4.4盾构掘进过程中人工干预及协同管理机制 图 4-7 盾构施工过程人工干预及协同管理机制 4 自动化监测及施工反馈控制 4.5沉降监测结果 4 自动化监测及施工反馈控制 4-8 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沉降监测结果 4-9 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裂缝监测结果 4.5沉降监测结果 图 4-8显示了火明区间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的沉降监测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盾构推进导致的1号线最大沉降为-4.7mm(最后稳定值),发生在S4测点,S4测点先后受到右线盾构和左线盾构推进的影响,由于处于左线盾构的正上方,因此受左线盾构推进影响较大。S5和S6测点均受到右线盾构和左线盾构的先后扰动,沉降出现叠加,而在发生较大沉降后,采用二次注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沉降。 4.5沉降监测结果 5.结论 通过对南宁地铁2号线火明区间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的变形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从穿越前的加固措施,盾构开仓换刀,掘进过程中参数控制,穿越后的二次注浆等方面分析了泥岩及中砂泥岩复合地层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施工措施,并利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了解穿越既有隧道变形发展情况,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对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汇总和交流,实现盾构穿越的微扰动施工控制,得到的结论如下: 1.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加固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穿越前在被穿越隧道内部进行洞内加固,穿越过程中对同步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进行双控制,穿越后根据沉降监测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注浆,上述举措对于控制沉降十分有利,本次穿越期间,既有1号线隧道最大沉降仅-4.7mm,满足了预先设定的目标(±10mm); 2.监测稳定数据表明,盾构机下穿时对既有隧道对垂直方向影响较为敏感,对既有隧道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垂直最大沉降量-5.7mm,裂缝最大变化量0.1mm。 3.泥水盾构在泥岩段掘进时,适当降低掘进速度,要以控制开挖仓压力为原则,循序渐进调整掘进参数;增大刀盘转速,优化泥浆配比,充分利用泥水循环系统,能够减小堵仓堵管发生概率,减小参数波动。 4.采用远程自动化监测对盾构穿越期间既有隧道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并借助即时通讯平台将工程参与各方纳入到一个通用的交流平台,使得监测信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传达到合适的人。同时利用现有的施工管理体系,将施工反馈控制纳入到本监测平台,构建了监测-指挥-施工的循环,实现了盾构穿越既有隧道过程中微扰动施工控制。 5.结论 谢谢! * 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 施工技术 —科技创新大会技术交流材料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汇报内容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