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用于风湿痹证的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紧脉拘挛等症。 处方组成以制川乌、制草乌、地龙等为主。 代表如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等。 祛风除湿类 【标准来源】 05版《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 胆南星180g 制川乌180g 制草乌180g 地龙180g 乳香66g 没药66g 小 活 络 丸 【处方分析】 小 活 络 丸 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胆南星-- 君: 祛经络风痰 臣: 佐: 乳香、没药-- 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地龙-- 性善走窜,搜风通络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络通痹。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外感风寒湿或风湿热之邪,痹着肌肉、筋骨、关节,导致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1何为痹证? 祛风除湿 肝主筋、肾主骨,外邪久羁,五体之病影响其所合之脏,而致肝肾不足;邪气痹阻,气血不畅,日久而致气血两虚。 2、痹证日久为何会导致肝肾、气血不足? 祛风除湿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独活寄生汤 独活——祛风散寒胜湿防、艽、辛——祛风散寒胜湿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桑寄生、杜仲、牛膝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当、芎、地、芍——补血和血参、苓、草——益气健脾 配伍意义 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 独活寄生汤 2.临证加减 痛著者(寒甚之“痛痹”),加川草乌等;痛处游走者(风甚之“行痹”),加白花蛇、威灵仙等;肢体困重者(湿甚之“着痹”),加防己、薏苡仁、苍术;正虚不著者,减人参、地黄。 应用要点 1.使用指征 痹证日久,肢体关节疼痛, 舌淡脉虚。 独活寄生汤 * 祛 湿 中 成 药 【概 述】 概念 〖组成〗以祛湿利水药为主 〖作用〗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祛风胜湿 〖治证〗 水(饮)湿病证 水、湿、痰、饮 水液代谢障碍 【概 述】 水(饮)湿病证 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清热祛湿— 清热利湿,或清热燥湿 — 适用于湿热诸证 — 代表:三金片 2、燥湿和胃— 芳香化湿,辟秽化浊 — 适用于中焦湿浊内阻证 — 代表:木香顺气丸 【概 述】 3、利水渗湿— 通利小便,渗湿消肿 — 适用于水肿、淋浊、癃闭等。 — 代表:五苓散 4、温化寒湿—温中散寒 — 适用于阳虚气不化水和湿从寒化的寒湿证 — 代表:纯阳正气丸 5、祛风胜湿—适用于风湿在表证、痹证。 — 代表:独活寄生合剂 【概 述】 使用注意 1、要密切联系脏腑(肺、脾、肾)。 2、常配伍理气药,使“气化湿亦化”。 3、药多辛燥或渗泄,易于伤阴,阴亏体虚、孕妇应慎用。 配伍特点 1.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宣肺、健脾、温肾) 2.注重调理气机(气化湿亦化) 【概 述】 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暑湿、黄疸、痿痹等证。 处方组成以茵陈、金钱草、黄连、黄芩等为主。 代表如三金片 清热祛湿类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金樱根、金刚刺(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 三 金 片 【处方】 金樱根--酸收固涩,补肾固精,壮腰止痛 菝葜--祛湿利尿,消肿止痛 金刚藤--清热解毒利湿 三 金 片 【处方分析】 三金,补肾壮腰,利湿解毒 羊开口、积雪草--清热利尿通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频尿急;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三 金 片 【临床运用】 药理研究:本品具有抑菌、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 本品以金樱根为主药,酸涩性平,补肾壮腰止痛,故本品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 用法用量:口服,小片一次5片,大片一次3片,一日3~4次。 使用参考:症状消失后,慢性疾患宜继续服10至15天,一次2片,一日2次,以巩固疗效,利于病灶彻底根除。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05年版 藿香正气水 【处方】 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处方分析】 藿香正气水 藿香-- 辛温解在表之风寒, 芳香内化脾胃之湿浊 紫苏、白芷-- 半夏曲、厚朴-- 臣: 君: 解表散寒,行气除湿和胃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四药相合,助藿香解表化湿 【处方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救护.ppt
- 爆发性艰难梭菌结肠炎.pptx
-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医学培训.ppt
- 精神分裂症指南解读.ppt
- 临床麻醉学 医学课件.pptx
- 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张建智 医学课件.ppt
- 第六节心脏瓣膜病教学课件.ppt
-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医学课件.ppt
- 玻璃体腔填充物的选择.ppt
- 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 医学课件.ppt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