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到两岁婴儿脑瘫症状
一到两岁婴儿脑瘫症状 1、新生儿期:是否有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是否有表现过份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是否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是否表现为全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是否有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是否有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2、1-3个月的婴儿:是否有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是否有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是否有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是否有肌张力的改变,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 3、4-5个月:是否有眼不追视眼前东西,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是否有表情呆板不灵活,逗引时无反应;是否仍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是否有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 身体姿势不对称等。 4、6-7个月:是否见到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是否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是否仍有非对称姿势;是否有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是否有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是否有仍有原始反射存在。 5、7-12个月:是否6个月后仍不能翻身;是否6~7个月双下肢仍不能支撑;7-10个月仍有不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是否7~10个月仍感觉手笨;是否7个月仍不能独坐;是否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是否10个月后还有脚尖站立;是否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 如果13-15个月以后,两岁内还不会迈步,不会说话,不会单独行走,经常流口水、“吃手”,患小儿脑瘫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此时若发现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治疗,以免耽误孩子病情,造成更大的危害。以上就是一到两岁婴儿脑瘫症状,需要家长密切留意,一旦发现异常,尽快送院检查,确定患上脑瘫后,要慎重选择脑瘫疗法。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治疗脑瘫的总有效率达86.8%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医院小儿脑瘫研究所小儿脑瘫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研发过程中已让百余例脑瘫患者率先实现康复,之后该疗法被国家权威部门批准,正式运用于临床后,已成功治愈了45382例小儿脑瘫,其中25000多例达正常化,入托上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20000例生活基本自理,其余仍在接受康复训练,经课题组专家、教授临床评估和随访验证,证明该疗法治疗脑瘫的总有效率达86.8%。 “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采用自美国引进的高端脑瘫治疗设备“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是当今最先进的脑病治疗仪,国内仅此一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医院小儿脑瘫研究所脑瘫治疗高疗效的基础。一旦确定病因及受损部位,即可运用“脑功能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