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化学第1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教学课件.ppt

初中化学第1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链接】中考考查物质的变化时常结合以下背景: (1)物理变化 ① 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滴水成冰;酒精、汽油挥发;蜡烛、冰雪熔化;干冰的升华;湿衣服变干(水由液态变气态挥发了)等。 ② 物质的混合或分离:如蔗糖溶于水;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海水晒盐等。 ③ 机械分割或打磨:如矿石粉碎;金属抽丝;玻璃刀裁玻璃;铁杵磨成针等。 ④ 金属导电、传热:如电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⑤ 吸附作用:如木炭脱色(将木炭投入红墨水中,红墨水的颜色变浅或消失);木炭除臭;木炭净水等。 ⑥ 物理爆炸:如高压锅爆炸等。 (2)化学变化 ① 燃烧:如镁带燃烧;白磷自燃;酒精燃烧等。 ② 缓慢氧化: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牛奶变酸;动植物的呼吸等。 ③ 化学爆炸:如火药爆炸;爆鸣气(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爆炸;瓦斯(甲烷与氧气混合气体)爆炸等。 ④ 指示剂变色:如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等。 ⑤ 其他化学反应:如用酸液除锈;食醋除垢;大米酿酒;煤气中毒;光合作用等。 4.(2009·扬州模拟)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内进行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解析】选A。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故A正确,B、C错;气体相互扩散的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故D错。 5.(2009·江西中考)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解析】选C。铁生锈属化学变化,则铁会生锈为铁的化学性质;A说明颜色、B说明硬度、D说明物质状态,这三项都属物理性质。 6.(2009·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D。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应盛有少量水或沙子,以防熔融物溅落到瓶底,引起瓶底炸裂,故A错;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应靠在烧杯内壁上,故B错;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故C错。答案选D。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刻度,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刻度,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 mL B.肯定小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初读时,俯视刻度,读数 大于实际值,终读时,仰视刻度,读数 小于实际值,两读数之差为20 mL-5 mL =15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量应小于 15 mL(见图示分析)。 【规律方法】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分别采用正确读数、仰视读数、俯视读数的结果如图所示: 可简单记忆为“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8.某同学对自家井水是否为纯净物进行了探究,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井水倒入过滤器中,滤纸上没有发现不溶物 B.用pH试纸测得此水的pH为7 C.取此井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 D.将少量此水盛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得到少量固体物质 【解析】选D。A项不能证明水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杂质;B项不能证明水中是否含有其他中性杂质;C项不能确定水中是否含有不与NaOH反应的杂质或能与NaOH反应却无明显现象的物质;D项能证明该水是混合物。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7分) 9.(8分)(2009·邛崃模拟)“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你根据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仿照实例填写下表:(表中内容不得重复)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变成蓝色 例如: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重点考查对化学反应的熟悉程度,实际上大多数化学反应都产生明显现象,例如水通电、金属和酸反应、氢气燃烧等。 答案: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答案合理即可) 【例1】对下列事故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酒精灯内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D.家用电器着火时可立即用水浇灭 【规范解答】选A。B中,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