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关和中国文化
双关和中国文化
谈到双关语,我脑海中第一个就想到了《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它也许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为经典的双关语。汉语“双关”名称的由来不能完全确定,《词源》、《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著作和词典多标注为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但有专家学者在检读了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后发现,范仲淹之前就已经有诗言及“双关”了,《全唐诗》650卷唐代司空图的诗歌“彭明府以家酿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关”双关的名称是否还可以往前追溯,至今不得而知。但双关语作为多种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现象,其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早期的口头语言游戏中。根据现有文献,双关语的书面使用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的荷马时代。而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包括西周时期至春秋中叶创作的诗集《诗经》。汉语双关传统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和含蓄的民族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古代诗文墨客大都强调意在言外、意贵含蓄。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曾说过:“文已尽而言有余”,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强调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还有一位当代学者曾说过:“中国人一向比较喜欢双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双关语作为中国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段、修辞手段,其传统极为悠久,下面我就从双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中的使用和发扬进行粗浅的探讨。
双关既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既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双关从形式上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意双关,例如《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上是指暮春,其实质是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另一种是谐音双关,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的事物,言在此而旨在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等艺术手法兼用。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美好的时光易逝,期盼有人能早日托媒求其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比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兼比喻。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需要生动和形象,词的多义就可以增添作品的意蕴,加深感情色彩。而诗歌又是最讲究语言色彩、辞藻华丽的文学体裁,因此词的多义性就常常成了它自觉追求的目标。我国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双关语的使用贯穿始终。语意双关可分为两种:
1、用借喻的方法
七步诗 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烧豆梗煮豆子来比喻说明本来是同根生的东西之间为何要相互折磨?全诗都采用语意双关,作者曹植用豆和豆萁来比喻自己和皇兄,魏文帝曹丕听了之后也被其诗内隐含的兄弟之情所触动触动了,这才改变初衷,不再为难曹植,封他为甄城王。 彭明府以家酿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关
唐 司空图 封瓠寄酒提携远,织笼盛梅答赠迟。 九度搅和谁用法,四边窥摘自攀枝。 樽樽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 毕桌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此诗为意义双关诗,诗中往往只用的是一个词,但却能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提携”既指对方送酒提携了很远的路,同时又指自己官职升迁的时间很长;“答赠”既指用山梅回赠给对方,也含有向对方表示报答恨晚的意思;“自攀”即指自己攀登梅树摘梅子,又指自己在仕途上的努力攀爬;“倾来掷去”表面指作者醉酒后身姿摇曳,内里却是表达自己仕途上的不顺,颠沛流离;“恰相宜”也是即指酒后余兴也是自嘲自己仕途坎坷等词语,还有“谁用”、“堪尝”等也都含有言外之意。
同字双关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2 P( {* V {1 M, \) N- w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同字双关的双关诗 ,词中的“杨柳”表面是杨花柳絮,实际上象征杨开慧、柳直荀二烈士。 我国文学史上唯一一次双关繁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你南朝乐府民歌中出现的。在这些乐府诗中,谐音双关是非常常见的。谐音双关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