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蕾缘何蔫在终端031111
舒蕾缘何蔫在终端 [ 作者:玉树临风 ] 舒蕾缘何蔫在终端
(上海)刘 威 黄云生
众所周知,在国内的快速消费品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日化行业,丝宝集团的主打品牌舒蕾之所以能从宝洁、联合利华以及众多国内品牌的夹击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其像当年三株、红桃K一样气势汹汹的终端推广,舒蕾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把洗发水当保健品来做。早在1997年舒蕾发轫之时,丝宝就确立了“从终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略并持之以恒坚持至今,这直接造就了舒蕾在国内惟一可以与宝洁在单一产品上对峙的品牌地位(2000年舒蕾与飘柔、海飞丝进入洗发水品牌前三名),因而在中国洗发水市场首次出现国产品牌与宝洁、联合利华三足鼎立的局面(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300个大型商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舒蕾的销售额近20亿元人民币)。 然而,似乎本土优秀品牌命里注定要经历坎坷,据悉丝宝集团目前已经进入了销售的“平台期”,有促销有销量、没促销没销量,成了令管理层万分头疼但不知计将安出的头号难题。有媒体报道,舒蕾2002年的销售额也由两年前的近20亿元跌到10亿元以内,“发家法宝”已经成为“败家之道”,真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况味。 就在业内质疑“舒蕾模式”之风尘嚣日上之际,我们依旧认为,舒蕾的终端模式并没有错,业绩先升后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前促其成功的产业和策略基础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其实以前舒蕾的终端优势只是表象,其成功的背后潜藏有深刻的战略性支持要素,没有这些条件舒蕾根本不可能发挥终端优势)。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实,宝洁一直是中国日化品牌的“老师”。然而今天,作为“学生”的舒蕾的胜利,足以让作为“老师”的宝洁从梦中惊醒,睡狮一旦醒来就绝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 首先是通路转型,宝洁深知现有的经销商由于优越的生活过得太久是很难贯彻执行终端战术的,但宝洁又不可能像舒蕾一样踢开经销商自建分销网络。宝洁走了高明的两步棋。第一步提出整合经销商的“2005分销商计划”,要求代理商最终要向储运商转型,当然经销商的利润也要随职责简化而降低,把节省下来的费用转移向终端。第二步推出“全程助销方案”,宝洁在全国范围扩充营销队伍,要求经销商组建“宝洁产品专营小组”,分为大中型零售店、批发市场、深度分销三个层次,每个组员将是一个独立的“终端经理”,宝洁通过设立“厂方代表领导制”的方式,在控制“宝洁产品专营小组”的同时基本掌控了终端网络。 其次是试探性反击,宝洁就是宝洁,他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反击,逐步反击有几点好处:一是不暴露全盘意图保留主动权,二是通过“神经战”慢慢折磨对手,三是看看终端推广到底有多大效果,四是观察对手的应对手段,从而盘算自己“应对的应对”。2000年宝洁把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南京作为终端促销的五大试点城市,到了2001年初宝洁对丝宝根据地中南、华南市场发起“大店风暴行动”和“美发店中店”的反扑,2002年的“洗发水终端胜利计划”更将宝洁的“帝国反击战”推向高潮,宝洁不仅针对全国重点城市3100多家大型卖场推出了宣传陈列促销的一揽子方案,同时又通过大量支付陈列费在中小店里购买货架的方式发动侧翼进攻。 最后是配合价格战,在终端决战期间,宝洁史无前例地进行了部分产品的重新包装或多种方式的降价行动。 “睡狮已醒”,宝洁眼花瞭乱的“迷踪拳”,势必使定位与其相仿的舒蕾深受其害。 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 事情常常会走向自身的反面,舒蕾当年主推终端的重要原因是能够“低成本开拓市场”,然而随着在其他日化厂家纷纷模仿“舒蕾模式”的形势下,现在的终端成本也水涨船高,不但一点也不低而且有赶超大众传播成本之势,已经有人提出“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的说法,极言终端吞噬资金的“黑洞能力”。现在终端运作者已经没有人笑得出来了,惟一能够“偷着乐”的是公关公司和卖场。 直接投入:灯箱、壁板、吊旗、吊挂、人物立牌、货架立牌、招贴画、日历卡、挂历、风暴宣传册、专柜、端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SHOW投入:货车、摩托车、旋转舞台、舞台音响、VCD功放、调音台、背景屏风、遮阳伞等简直是缺一不可(表演人员还不在内)。 人员投入:基本工资在900元-1200元,提成约为销售额的4%-5%。超市还要收取管理费、工衣费、工卡费、卫生费不等。 渠道投入:必须给卖场更优惠的价格及返利政策,接待、回扣也一个不能少。 隐形投入:终端人员滥报、虚报和谎报费用。 据悉,现在丝宝的一次大型推广会的费用竟多达500万元,在长春舒蕾的促销活动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商场的四周40多面挂旗,商场前广场上方4条横幅,商场主楼墙体上240平方米的巨幅广告,通道周围从二楼垂下的50多面广告旗。在惊叹于“红色舒蕾海洋”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怀疑这样的终端营销到底还能走多久。 另外,现在的超市已经过分喧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