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课:《小溪的行程.ppt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课:《小溪的行程.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课:《小溪的行程

一、整体感知 问题1:作者是怎样紧扣小溪的“行程”来表达人生的体验的? ①在山上蜿蜒爬行时→谨慎微 ②面对万丈悬崖时→忧悒惶恐 ③坠下悬崖,成为瀑布时→发现体内原来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崇高的价值 ④再次面对遥遥的征程时→决定高唱生命进行曲向前奔去 问题2:作者借小溪在不断前行的进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和选择,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生活的激流中,在厄运的痛击面前,“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地苟活是改变不了现状的,踌躇、忧悒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勇敢地“跨过去”,才会赢得命运的转机。 二、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修辞的作用 1.品味第1段,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比喻手法将“我”与“奔腾的大河”“天涯的大海”“浩淼的湖泊”做对比,目的是激励渲染自己是如何的“纤小”和“柔弱”为后文写自己的怯弱、自卑张本。 *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第9课:《小溪的行程》 制作: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蔡宗江 小 溪 的 行 程 讨论: 2.品读第3-7自然段,一句一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句一段,短促有力,极言情况危急,选择艰难,生动表现了“我”面临危险时的复杂心情,凸显出“我”的犹豫,怯弱与自卑。 3.品读最后五段,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第9自然段一连用7个“从来没有发现”是否太冗赘?能删去吗? 明确:不冗赘。连用七个“从来没有发现”,构成排比,一方面强调“我”获得新生以后有了许多新发现,对自己有了许多新认识;另一方面形成气势磅礴的语势,表达了“我”欣喜若狂的心情。 问题2: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明确:变化,由一个自卑、委曲求全、受尽凌辱的弱者变为懂得如何摆脱厄运捉弄,懂得如何自立自荣的强者。 原因:在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跨过去了,赢得命运的转机,获得了新生。 三、拓 展 学习了本文之后,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许三多的成功经历: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