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系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大讨论的总结.doc

建筑工程系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大讨论的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系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大讨论的总结

建筑工程系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大讨论的总结 自三月份以来,我系先后组织全系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开展了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大讨论,大家边学边议,对我系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找出了我系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我系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系有四个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技术/计算机应用(双)和建筑设计技术,其中,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是05年新开设的专业。共有18个班,在校生近700人。 几年来,我系加大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一批省院级成果。 建筑装饰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双)在2003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经过几年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05年12月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受到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各位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达到了A级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2004年被列为院特色专业建设点,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 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筑装饰原理与设计》在2006年被评为省二类精品课程。《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等课程被评为院优秀课程。《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等8门课程被列为院重点建设课程。 我系教师主参编教材6部,在编教材6部,其中,高职教材《建筑力学》在2005年被评为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几年来,我系教师承担省级教改科研课题3项,市级教改科研课题12项。其中,省科委研究应用基础项目“底二层框架上多层砖混结构三维抗震性能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教改项目“建筑工程专业“2+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我系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教研科研论文近百余篇,其中,有7篇论文先后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 目前,我系有专业教师2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占18%;中级职称14人,占50%;初级职称9人,占32%;硕士(含在读)13人,占46%;双师型教师19人,占68%。已经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先后有多人次获得重点培养和重点表彰。 经过几年建设,我系先后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5个,设备资产达200多万元,仪器设备齐全,技术比较先进,能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运行实行项目负责制,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对实验实训室的运行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我系在省内外建成了一批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省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协议,与扬州建筑工程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我系各专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与社会合作先后创办了企业“装饰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加上校外实训基地,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专业和、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建设、教学设备、教师、学生实习、学生就业、培训、科研合作等方面。20多万m2建材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楼加固工程 人才现状 未来10年人才需求 建筑与市政 施工专业 从业人员达3?036万人以上,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310.5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0.23%。 按3?000万考虑,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30%,即900万人左右,需净增约600万人,年均增加约60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60%,每年需培养36万人。 建筑装饰专业 从业人员达850万,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51万左右,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 预测从业人员将达到1?100万,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20%,即220万人左右,需净增约150万人,年均增加约15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50%,每年需培养7.5万人。 建筑设备专业 从业人员达443.07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约为55.38万,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2.5%。 预测从业人员将达到500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30%,即150万人左右,需净增约100万人,年均增加约10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60%,每年需培养6万人左右。 建筑智能化专业 从业人员约100万左右,其中90%以上从事建筑智能化设施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目前,这类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现有人员基本上由电气、电子、通讯技术类人才转行而来。这些人员缺乏建筑及建筑设备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智能化水平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