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乎世界之潮流[

(2012·天津文综·2)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民主共和方案的提出与确立 提出:兴中会 确立:同盟会 (2)民主共和方案的传播: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原因:双方主张的差异 时间:1905-1907 阵地:《新民丛报》与《民报》 内容:清政府?,政体?,土地? (3)民主共和方案的初步实现 1、相同点:两者的背景与主张相同。 (1)背景: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主张: 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不同点:两者方式、政体区别。 (1)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试分析90年代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政治上: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011·上海单科·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2012·海南单科卷·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既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反应。 “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 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中体西用 单元概览: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文化思想层面  必修Ⅰ: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Ⅱ: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走向共和”为课外阅读内容。)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 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 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 举过头顶, 拆下肋骨当火把, 照亮前行的路。 林则徐 【先驱者】 魏 源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器物 层次 结果失败 未实践 实践结果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核心思想 地主阶级洋务派 地主阶级抵抗派 阶级阶层 从鸦片战 争到甲午 战争 阶段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向西方学习 具体表现为 2、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海国图志》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评价: 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在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中,中国士大夫已经开始认识到,“夷狄” 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 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 进步性----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以”制夷“为直接目的,具有爱国心。 局限性----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有阶级的局限性。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