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桃根际解磷
核桃根际解磷、解钾、固氮菌株的筛选及分布特征研究
森林保护学:崔晓亮 指导教师:朱天辉 教授
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绿色无公害的肥料,具有改善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中其它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物质的转化,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制微生物肥料成为实现绿色农业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所有菌肥菌种绝大多数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分离并经筛选得到的,有学者指出我国应成立国家生物肥料菌种资源库,将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某一特定功能如固氮、解磷、解钾等功能的菌株,作为一种特定的菌种资源,通过专门机构广泛收集菌种,组织科技人员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筛选出新菌株,成立生物肥料菌种资源库。本试验结合四川核桃生产特点,在全省核桃主要产区,从核桃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原始菌株,测定了菌株效价,对作用明显的优良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如下:
(1)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初筛和测定效价进行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共筛选到微生物肥料菌株431株,从筛选得到的菌种数量看,解有机磷细菌>解钾细菌>解无机磷细菌>固氮细菌,分别为134株,114株,94株和89株。经测定,在这431株细菌中,有132株效价较好,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2)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性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指标,对所分离、纯化的各种微生物肥料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对部分效价强的菌种采用16S rDNA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得到18个属50种,其中解无机磷细菌共8个属、解有机磷细菌6个属、固氮细菌7个属、解钾细菌4个属。
(3)在各种功能菌的分布情况上,解有机磷细菌最丰富,平均值达20.9588×105cfu/g,其次为解无机磷的细菌,而分离出最少的为解钾细菌,平均值仅为13.5632×105cfu/g。微生物肥料菌株总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土壤pH值在为7.04的南江,生物量为104.5765×105cfu/g,而最低值出现在土壤pH值为8.60的汉源,仅为29.4834×105cfu/g。
(4)各地解无机磷细菌的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各地固氮细菌与土壤有机质是极显著正相关,而解有机磷细菌和解钾细菌则和土壤有机质相关性不大。而各种微生物肥料菌株生物量与土壤全N、全P和全K的相关性中,仅解钾细菌的生物量和土壤全K为显著相关性,其他均相关性不大
(5)各种微生物肥料菌株,在各地的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为:汉源、黑水两地的解无机磷细菌种群丰富,其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较大;汉源的解有机磷细菌种群丰富,其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较大;北川的解钾细菌种群丰富,其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较大;南江和兴文两地的固氮细菌种群丰富,其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较大。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 解磷细菌 解钾细菌 固氮细菌 筛选
Abstract
As a non-nuisance and green fertilizer, Microbial Fertilizer could improve crop nutrition, soil fertility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other life activities in soil and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They also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nocuity, harmless, non-pollution, low cost and so on. In these circumstances ,people have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Microbial Fertilizer. Producing Microbial Fertiliz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central method to achieve green agriculture. At present, most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strains have been separated and filtrated from nature. Some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China should set up a national resource library of bacteria bio-fertilizer, collect the strains as a specifical resources in nature ,which with a particular function such as releas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