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2,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3,献愁供恨,玉簪螺髻4。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5, 江南游子6。 把吴钩看了7,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8。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9?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10。 可惜流年11,忧愁风雨,树犹如此12! 倩何人唤取13,红巾翠袖14,揾英雄泪15。 【题解】 辛弃疾 (1140_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在“靖康之难”后十三年,幼年随祖父辛赞在谯县读书,二十二岁时曾在济南聚众二千人奋起抗金, 后率部渡江归宋,以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南宋统治者对辛弃疾心怀疑忌, 虽然他屡次上书进献谋略,但均得不到采纳,只让他做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之类的小官。乾道八年后,先后出知滁州、绍兴、 镇江等地,还曾出任过福建提点刑狱、安抚使、浙东安抚使,但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实现,在开禧三年(1207)九月抑郁而终。 在报国无门、 收复失地无望的情况下,辛弃疾将全部精力投注到词的创作中, 在词作中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空怀壮志却难以实现的郁闷之情。 其词纵横谨严,以豪放悲壮为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稼轩体”,成为最杰出的南宋词人。现存词六百二十九首,有《稼轩词》传世。 本词抒发了作者空有满腔报国热忱却难以实现的悲愤之情,用典精当,情景交融,是辛词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注释】 1 建康:今南京市。赏心亭:在建康下水门城下,下临秦淮河。遗址在今南京水西门。 2 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为古代楚国的辖地,这里以此泛指南方的天空。 3 遥岑:远处的山峰。目:望。 4 玉簪螺髻:女子头上的碧玉簪和螺形发髻,这里用以比喻山的形状。 5 断鸿:离群的孤雁。 6 游子:离开故乡漂泊在外的人。 7 吴钩:古代吴地打造的一种弯形的刀。 8 会:领会,理解。登临:登山临水望远。 9 脍:把鱼肉切细。尽:尽管。季鹰:晋人张翰的字,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他在洛阳做官时, 因见秋风起,联想到家乡的纯羹、鲈鱼脍,便弃官归乡;《世说新语?识鉴》、《晋书?张翰传》均有记载。 10 求田问舍:买田置屋。刘郎:刘备。“求田”三句典出《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去见陈登时,陈登让许汜睡床下而自己睡大床,此事令许汜大为不满,并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对许汜只经营个人生活而不关注国家大事的行为甚为不满,指责许汜只顾 “求田问舍”,并说,“如果是我,我就要自己睡在百尺高的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上。” 11 流年:年华如流水般逝去。 12 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 ‘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作者以此感叹年华如逝水而壮志未酬。 13 倩:请。 14 红巾翠袖:古代年轻女子装束,这里借指歌女。 15 揾(wèn):擦。 【简析】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他曾亲自集结两千余人起义以抗金,后又投入北方最强大的抗金队伍耿京领导的起义军, 后奉命南归。但词人的爱国豪情一直未能有机会得以施展, 南归后他再也没有机会亲率军队讨金,只是作了几任小官,空有满腔救国的热忱但不被理解, 这使词人精神抑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即是这一心境下的创作。 作品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怀恋北方故土,渴望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极度不满。 寓情于景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这突出地表现在作品的上阕。“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连用两个“秋”字,隐含了作者心中的愁苦之情,那烟波浩淼、水天一望无际的画面更增加了愁的力度,把此地之“景”和登临者的“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下面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也是如此,这些景物将作者的愁具体化了,远处美丽的山峦已沦陷敌手,景色之美词人已无心欣赏, 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只有愁和恨,因为如此美景却无法收复, 而任有由他人蹂躏!因而在作者眼里,是“献愁供恨”。恰在此时,夕阳西照, 一抹残晖似乎予示着风雨飘摇之中的南宋王朝的命运;离群孤雁凄厉的叫声让词人想起自己无家可归的游子处境,“落日”、“孤雁”、“游子”的情调和谐,一股悲凉凄切的氛围迎面而来,已分不清什么是景,什么是情,真正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统一。妙用典故抒情言志是这首词作艺术上的另一特色。 词的下阕连用三个典故说明自己的心境,由于作者贴切自然地运用了这些典故,非但没有给人以掉书袋的感觉,反而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 “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说的是张翰因不满于官场的混浊不堪,见到秋风起,便想到家乡的鲈鱼脍,于是弃官返乡。 此典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