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docVIP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B ) A.舟遥遥以轻飏   B.问征夫以前路 C.园日涉以成趣 D.云无心以出岫 【解析】 B是介词,拿,用;其余都是连词,相当于“而”。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策扶老以流憩 ③或棹孤舟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渔人甚异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 ①日,名作状,每天;②策,名作动,拄;③棹,名作动,划;④衣,名作动,穿;⑤箕畚,名作状,用箕畚;⑥异,意动用法,以之为异。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两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解析】 《木兰诗》为北朝民歌,见于南朝僧人智匠所编《古今乐录》,而非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4.对作者的高尚情操的表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既自以心为形役”,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憎恶。意思是说,为了谋求衣食去做官,而做官却要违背自己意志,不能正道直行。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表现出作者傲视官场,清高自守的情操,又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高尚情趣。 C.“富贵非吾愿”,明确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为追求富贵而出卖灵魂的高尚情操。 D.“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提到“天命”,表示作者有宿命论的思想。 【解析】 “作者有宿命论思想”不对 5.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本文袒露了作者过去求官的失误悔悟和今日归隐田园的愉悦心迹,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 B.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创造意境,烘托主题,营造出真挚明朗的感情。 C.本文多用对偶句,韵调和谐,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有着丰富的韵律美。 D.本文大胆流露出“乐夫天命”的闲情逸致,这在当时无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解析】 消极意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解析】 辞官原因主要是厌恶官场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 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到“乐夫天命复奚疑!”原文见课本。 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恨晨光之熹微(痛恨)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C.时矫首而遐观(抬头) D.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 【解析】 恨:遗憾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两刃相割,利钝乃和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解析】 A当“于是”讲,其它三个“乃”当“才”讲 9.下列各项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时矫首而遐观 B.鸟倦飞而知还 C.亦崎岖而经丘 D.泉涓涓而始流 【解析】 B是连词,表顺承,其它均为连词表修饰。 10.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