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推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推广

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 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简介:“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FBB060244)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由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承担。“整体推进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简报(2008年36期)并上报党和国家领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著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二等奖,相关论文发表转载引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新航向。 一、引言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矛盾冲突也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如何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日益成为时代的使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传统“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之不足,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牢牢把握弘扬“浩然正气”的大方向,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途径,重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为幸福人生奠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重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以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每个人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保持生命生活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春天活力的心灵。 简言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从而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营造和谐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补救性功能,更强调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等;引领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综合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学科渗透、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从化解问题、缓解痛苦向提高免疫力、提高幸福指数方向转型。 目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中国特殊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德育》等数十家权威杂志报纸和国内外会议发表的相关文章多达数百篇,网络媒体上的相关信息更是海量,四川“整体推进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简报(2008年36期)上报党和国家领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传遍大江南北,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遍布长城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学界的认可、实践的欢迎,已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已成为时代的学术品牌,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形成 1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学认为,“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扎根民族文化提供了沃土。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培养人的精髓。“正”英语为Positive,现代意思就是“正面的”、“积极的”、 “端正”、 “矫正”的意思,这正是当代西方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中国古代思想。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进步的精神脊梁,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历史的灵魂。③“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它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自然、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④致中和。积极心理学认为,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缺乏、对立、夸大都会导致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可见,“致中和”构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境界的历史基础。⑤“性善说”。孟子的这一理念揭示了人向善的内在可能性,为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