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期末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文化期末论文

《茶文化》期末作业 中国茶文化 学号:1008014216 姓名:李宇奇 专业:10级计算机系计科2班 2012年12月26日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则为我国的“国饮”。中国是茶的故乡。古有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茶文化对在我国5000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以唐代陆羽《茶经》的刊行为标志。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做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的方法。 唐代,茶的生产扩大,饮茶之风盛行南北,并传到边疆各地。贡茶的兴起和中唐以后的皇朝禁酒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文化的形成;五代、宋、辽、金时期,是茶文化的拓展期。宫廷茶文化、市民茶文化和民间的斗茶 、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团茶、散茶逐渐出现;元明清时期,茶艺向简约、返朴归真方向发展,茶中杂和各种干果等的”果饮”之风盛行 ,“品茶”成了原始意义的“吃茶”。 中国的茶艺与茶道 茶的种类很多,以茶叶的加工方式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荼、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著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 著名的红茶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四川川红。 著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 著名的白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 著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大叶青。 著名的花茶有:茉莉花茶、玉兰花茶、荷花茶、菊花茶、玫瑰花茶。 压制茶以各种散茶为原料,经过再加工蒸压成一定形状的茶叶,有砖茶和沱茶之分。砖茶有砖茶、花砖茶、黑砖茶、米砖茶、青砖茶;沱茶有下关沱茶、普洱沱茶、四川沱茶。 怎么判断茶的好坏? 嫩度 嫩度好、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可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和做工好。 2.条索  指各类茶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 3.色泽  各种茶均有一定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好茶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 整碎 指茶叶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净度  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梗、茶籽和竹屑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可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香气,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 十大名茶 杭州龙井  产于江苏杭州。 2、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 3、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 4、苏州碧螺春 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 5、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 6、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 7、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 8、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 9、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北部。 10、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 泡茶 “茶具”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 泡茶有三大方法: 煮茶法——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烹煮,唐代以前盛行 点茶法——不直接将茶入釜中烹煮,而是先将茶饼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宋代盛行 泡茶法——因茶叶种类不同、地区差异而有所区别。大体上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因人因地而异。 茶道 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茶艺 中国茶艺不仅是茶与艺术的结合,而且也是生活的艺术。比如:功夫茶。 功夫茶的操作步骤:温具、置茶、洗茶、冲泡、品茶。 茶俗 饮茶时茶杯不可倒满,也不可喝干;如果客人将茶喝干,主人就会认为他不想再喝,于是不再添茶;晚辈向长辈敬茶表示敬意;道歉;婚礼。 中国的茶馆文化 饮茶相当发展时产生的文化现象。也叫茶楼、茶社、茶坊、茶室、茶肆、茶园、茗坊等,很多兼有打牌、听戏、零食功能。如清茶馆、“手谈”馆等。 茶坊在两晋时已出现。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 唐朝时茶馆开始流行,宋朝时已十分繁荣,成为娱乐社交场所, “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 。 清朝茶馆最兴盛,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