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鉴关键议题-知识分享平台.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评鉴关键议题-知识分享平台

教師評鑑關鍵議題(一) 教師評鑑的意義 教師評鑑是對教師整體工作表現進行價值判斷與決定的系統性歷程,評鑑者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資料蒐集方式,根據評鑑標準加以客觀的分析與評估,來評斷教師的品質與能力,最後再根據評鑑結果,作為改進教師素質及提昇專業水準的依據,並進一步確保學校教育的品質。 教師評鑑的目的(一) Natriello(1990)指出教師評鑑的目的有三:作為控制或影響教師個人的表現、控制個人在職位上的任免以及作為教師資格檢定的依據,傾向學校組織之績效管理的立場 Iwanicki(1990, 2001)從教師個人與學校組織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認為教師評鑑包括下列四個目的:績效責任、學校革新、專業成長及教師甄聘,並強調教師評鑑連結到學生成就、專業發展和學校改進時最具成效 教師評鑑的目的(二) Beerens(2000)也提出教師評鑑的主要目的有三,分別為改進教學效果、激勵專業成長以及補救或淘汰不適任教師。 張德銳(2000)將教師評鑑的目的分成形成性和總結性兩方面:在形成性目的方面,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教學革新,以提高教學效果及達成教學目標,並可就教師教學表現的弱點而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計劃,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在總結性目的方面,作為僱用教師、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秀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藉以促進學校人事的新陳代謝。 教師評鑑目的之歸納 績效責任導向的總結性評鑑:可作為教師聘用、薪資決定及獎優汰劣等人事決定,主要從學校組織的需求出發,期能藉此促進教學革新與學校革新,以達成組織目標; 專業發展導向的形成性評鑑:可作為規劃教師在職進修∕專業發展活動之依據,來協助教師改進專業表現,從而改善教育品質,著重在教師個人的需求,以支持教師之專業成長。 形成性vs.總結性的教師評鑑(一) 許多學者接受兩種教師評鑑目的之理念,但認為兩者須分開處理,因運用評鑑以達到績效評估與專業發展的雙重功能會產生根本的矛盾,此是因為評鑑者與被評鑑者之間為達成薪資或人事決定之目標所產生的關係,與在組織承諾與發展氛圍中之諮詢或協助所需的信任關係,彼此衝突。 形成性vs.總結性的教師評鑑(二) 然而,Stronge卻指出表現改進與績效責任的評鑑目的並非具競爭性,而是彼此支持、互為作用,當評鑑制度是目標導向時,它必然也是改進導向,因目標反映的是「想望」的狀態(desired state of being),而非「現存」的狀態(existing state),因此設定的目標若要實現,強調過程改進以達成目標的評鑑制度於焉產生,故教師評鑑須強調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動態關係,因雙方是彼此交融及支持對方的需求與旨趣。 評鑑方式(評鑑者) 教師自我評鑑 同儕評鑑 學生評鑑 行政人員評鑑 委員會或小組評鑑 教師自我評鑑 教師自我評鑑係教師運用各種評鑑工具,就自己的專業知識、表現和信念,蒐集資訊並加以深刻反省,俾發展和改善自我專業表現的歷程。 其功能是增進教師高層次的發展、專門知識和承諾,並讓教師本人更了解自我教學的優缺點,進而提升教學品質。 教師自我評鑑的形式 教師自我評鑑可運用省思式自我評鑑、檔案式自我評鑑與回饋式自我評鑑三種形式來進行: 省思式自我評鑑是教師進行自我反省時,檢視自我教學所記錄之相關資料,包括自我檢核表、自評報告、省思日誌與文件和行動研究 檔案式自我評鑑為教師所蒐集各種形式之資料,包含各種專業表現檔案、媒體紀錄與分析 回饋式自我評鑑係教師蒐集他人對自我的回饋,作為教師進一步教學省思與解決問題之參考依據,包含學生回饋、學生表現資料與第三者協助 同儕評鑑 主張以教師同儕做為評鑑者而扮演「錚友」的角色,透過教學觀察與回饋,就教學表現的資料,做深入的專業對話(professional conversation),進而彼此學習與支持及提升教學專業的實質表現與形象,使雙方均能從中獲益。 同儕評鑑是當前教師較能接受的他評方式。 同儕評鑑由於評鑑者與被評鑑者之間較易認同彼此表現,過程充滿彼此的滿足感,可避免被評鑑的壓力;透過同儕的引導,協助教師省思、分享教學實務及溝通教學成效,在教師評鑑過程中被視為提供經驗與知能之專業投入的手段。 同儕評鑑通常運用於形成性評鑑中,主要目的在於協助教師改進,若要進行總結性評鑑,對其信度應審慎考慮,因此Huberty(2000)指出教師評鑑應有一人以上參與評鑑過程,運用教師委員會作為同儕評鑑小組,讓教師評鑑的過程更具可信性。 學生評鑑 又稱為「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或「教學反應問卷調查」,係使用專家設計的標準化教學評鑑表或問卷,供學生以不具名方式填寫,蒐集其對教師教學表現的意見,是目前教學評鑑最廣泛的作法 學生評鑑教師教學除了提供衡量教師教學績效的客觀標準以外,同時可以激勵教師教學的動機,提供師生溝通的管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