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一册6单元167
小学语文试验版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古诗四首》《螳螂捕蝉》,两篇略读课文《迎来春色换人间》《用奇谋孔明借箭》以及语文实践活动6。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生字,认读11个字。
2.理解生字在诗句、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3.看注释,理解诗句、课文的内容。诵读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4.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默写课文中少孺子的那段话。
5.体会诗中表达的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对戍边战士的关怀之情与思乡之情。
6.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讲的故事并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7.能够把《螳螂捕蝉》改写、扩写成一篇白话文。
8.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9.感受革命战士为人们求解放的壮志豪情和不畏艰险消灭顽匪的必胜信心。
10.写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古诗、文言文;培养学生借助词典和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情画意的能力;懂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每一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螳螂捕蝉》一课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改写、扩写《螳螂捕蝉》。
课时分配:
《古诗四首》 2课时
《螳螂捕蝉》 2课时
《迎来春色换人间》 1课时
《用奇谋孔明借箭》 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6 4课时
22 古诗四首
教材分析:
本课书向大家展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凉州词》、《泊船瓜洲》这四首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古诗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我们常用的大概有以下几种古诗教学模式:
故事引入——熟读理解——品读背诵;
背诵相关古诗引入——速读理解——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自学检查——质疑讨论——尝试辅导——欣赏练习;
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
教学中,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模式,古诗的课堂教学仍应着重引导学生读懂字词句,感悟情理趣。
读懂词句,就是帮助学生疏通语言文字,让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首先要引导学生逐一弄懂字词的意思。影响学生对古诗理解的,有的是比较生疏的、一般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字词,也有的是古今有别的、学生容易发生误解的字词。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地方进行点播。但是仅仅是解释了字词,也不一定都能够理顺句子的意思。古诗中往往会有字词的省略、词序的调换等情况,假如按照顺序进行直译,很多时候是翻译不通顺的。因此,我们应当指导学生以逐字逐句理解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学会填补“空白”、调整顺序、修饰语言的翻译技巧,使学生能够将原来的诗句翻译得既明白又流畅。
感悟情理趣,就是在逐句弄懂了诗句的字面意思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趣及所蕴含的事理。
诗人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凝铸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给古诗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去激发和诱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入诗人所描述的动人境界。如《泊船瓜洲》中,在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诗人看到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春江花月夜》一、导入:
二、新授: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结合注释,了解诗题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