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教学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教学课程.ppt

职业健康知识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 ; 我国职业病情况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死亡14万多例。 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 第一节 职业性危害因素 一、来源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 ; ; 二、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1、化学危害因素 ; 1、化学危害因素 (1)工业毒物 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尘等。 ; 2、物理危害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等。 (2)电离辐射 x射线 等。 (3)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 (4)噪声。 (5)振动。;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①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 ② 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 ③ 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 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 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常见部分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如下: 一氧化碳 :30 ; 氨:30; 苯 :40 ; 甲醛:3 ; 氯气:1 ; 甲醇:50; 汽油:300; 硫化氢:10; 铅:0.05; 二氧化硅:2; 水泥粉尘: 6; 石棉粉尘:2; 煤尘: 10。;四、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 2、消化道 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原因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及时用流动的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 3、皮肤 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 ;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1、毒物的分布 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全身。当体内毒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发生中毒。 2、生物转化 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毒性(增毒作用)。 3、排除 毒物代谢产物可经肾、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排除,。 ;六、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刺激性 ? 对皮肤的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作皮炎。 ? 对眼睛的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的大小和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 ? 对呼吸道的刺激:呼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后会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2、过敏 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统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 3、窒息(缺氧) 单纯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