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2.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3. 明术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4.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5. 《国语·齐语》“工之子恒为工。”《苟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 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 说明了工商业在家族之中传承 D. 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 6.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7. 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租伯关系是农业结构的主体 C.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8. 《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史著作,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个“富豪榜”。清是列入其中的唯一女性:“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朱砂矿”),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不可计量)。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用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材料反映出秦朝 A. 私人采矿”冶炼颇具规模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秦朝时对女性比较尊敬 D. 政府鼓励民哲手工业的发展 9. 汉代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长安城的9/10,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的1/10,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B. 城市经济联能的增强 C.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10. 唐初,依《选举令》规定:若在职官员及其家属“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前,不得仕。其旧经联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这一规定反映唐初 A. 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 B. 维持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C. 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 D. 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 11.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12.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 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C. 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13.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