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2018届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2018届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2018届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贵阳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 文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变成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东西”。在这一时期 A.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充满了神秘色彩 B. 重视血缘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礼乐制度 C.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正被官僚政治取代 D. 信奉“君权神授”,主张“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中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形成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故B项正确;A项是商朝的政治特点,排除;C项是秦朝的政治特点,排除;D项是西汉时期的特点,排除。 点睛:“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将秦半两钱定为统一货币,从而结束了先秦时期货币形状、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但目前考古发现的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在陕西凤翔秦墓中甚至曾发现大小半两钱相差达百倍者。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 秦朝官营手工业的铸造技术比较落后 B. 秦朝没有发布统一的半两钱铸造规格 C. 秦半两钱主要由各地而非由中央铸造 D. 存世的秦半两钱并不都是秦朝铸造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中可以分析出,由于秦朝秦半两不是由中央统一铸造,从而造成了“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秦朝的手工业铸造技术落后,故C项错误;材料“将秦半两钱定为统一货币”说明B项错误;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 3.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官员考核标准分善、最两部分,其中善有四方面: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这突出反映了 A. 儒家理念在官员考核中的具体运用 B. 道德修养成为唐代考课的核心标准 C. 唐代考课制度空前的严整与系统化 D. 注重道德修养而忽视官员任职实绩 【答案】A 【解析】材料“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体现出儒家思想,这反映了在唐朝官员考核中注重儒家思想的运用,故A项正确;材料“唐代官员考核标准分善、最两部分”说明BD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严整与系统化”。 点睛:关键信息是材料“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4. 热播节目《国家宝藏》介绍了乾隆打造的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它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瓷母的问世,突出表明了 A.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艺始终领先 B. 中央集权制度利于手工业技艺传承 C. 皇权专制下国家具有强大动员能力 D. 小农经济为古代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C 5.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1843年正式出版后少有人问津,甚至有守旧官吏主张将其付之一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产生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国图志》只学习西方器物 B. 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 《天演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D. 清政府放松舆论管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天演论》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引发了爱国人士的共鸣,所以得到广泛发行,故D项正确;AC项都比较片面,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放松舆论管制”。 6. 1936年12月15日,苏联《真理报》针对中国的西安事变发表社论:“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苏联急于掩盖自己是事变主谋的事实 B. 事变的发生助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C. 苏联的态度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D. 推动事变和平解决是苏联的根本目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亲日派造成的,是国民党内部争夺权利的“倒蒋”行为,这与当时英法等国“绥靖”政策有关,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西安事变不是苏联主导的,排除;苏联表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势力,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目的”。 点睛:注意分析“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 7.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上扫除文盲并普及小学教育,农业生产合作社要社社有中学;十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