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iffer监控广播风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niffer监控广播风暴

Sniffer监控广播风暴 详细出处参考:/content-detail/301218.html 与其它行业的技术发展相比,以太网发展历程并不算长。但做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之一,它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1973年以太网被施乐公司两位研究人员开发,当时的速率只有2.94Mbps,而现在有千M以太网、万M以太网。以太网的速率也在这些年来以几何倍数增长,2007年4月17日,以太网联盟主席BradBooth在北京表示10万兆以太网将成为以太网国际标准。   通常,我们会认为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为一个“分水岭”,以太网也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早期以太网的技术特性--这将方便我们回归今天的主题“广播风暴”。  早期的以太网特性:使用IEEE802.3标准;加入数据传输竞争机制CSMA/CD,也就是我们常说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方法;以共享式设备HUB作为中心,是共享式网络,所有主机共享网内带宽;广播式网络,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任何主机都可以接收;速率一般为10Mbps,同时带宽利用率较低。   由于早期以太网的缺陷,当广播数据充斥网络无法处理,并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导致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这就发生了“广播风暴”。   下列几种情况将会产生网络风暴:   1、网络不正确的设计和规划。   2、网络设备或者设备的损坏;HUB做为广播设备本身容易导致;网卡或者交换设备的损坏也可能产生广播风暴。   3、网络环路;路由配置错误,或者在没有启用STP的交换设备上出现“两端”同时接入错误。   4、其它:网络病毒本身具有感染后向网内大量扩散传播的特性,也可导致广播风暴。   SnifferPRO做为协议类分析软件,同样可以检测到广播数据,并以更为人性化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很多人提到“广播风暴”,都有些谈虎色变。实际上,在今天以交换设备为中心的交换式网络中,只要网络设计合理,能遇见“广播风暴”的情况并不多见。今天的实验我们也在交换网络中,通过“网络环路”来“制造广播风暴”,然后使用SnifferPRO来做检测。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通过SnifferPRO来了解网络正常情况下的广播数据。   步骤一:设置广播过滤器。 打开SnifferPRO后,选择Monitor菜单下的DefineFilter。我们首先来新键过滤器,并将其名定义为Broadcast.定义好名称后,选择Address标签下的KnownAddress(Dragable)选择框,从中展开Broadcast/MulticastAddress.将其下的Broadcast(FFFFFFFFFFFF)使用鼠标左键拖入Station1中。如图一: (图一)   步骤二:选择广播过滤器。   同样在Monitor菜单下,选择SelectFitler,选中我们刚才定义好的broadcast,记得一定要将Applymonitorfitler打勾选中。如图二: (图二)   步骤三:网络正常时的广播数据。   我们先通过SnifferPRO提供的“仪表盘”来查看,以下分别是广播包合计统计(图三)、广播包平均数统计图(图四)。   需要说明的是:   1、由于之前定义好了过滤器,现在所统计的数据均为广播数据。   2、在仪表盘详细统计界面,除了统计Network相关数据外,还对数据包大小分布、错误数据包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供查看。   3、错误数据包捕获和查看,需要专用网卡的支持。   4、(图三)为截止当前时间,广播数据包合计为2144。   5、(图四)中显示当前每秒平均广播数据包个数为4个。 (图三) (图四)   步骤四:出现广播风暴时,仪表盘变化   下面来我们看看,当“环路”出现时形成的“广播风暴”   注意:  1、(图五)为showaveragerate.平均广播数据包/秒的统计,由刚才的4爆发式增长为2532,广播数据包中的字节数也由256Byte/s增长为225476Byte/S  2、我们知道在快速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带宽为100Mbp/S,通过换算约为12.5MBps*1024=12800Byte/S.每秒交换线路的每节点最高能承受12800Byte/S的数据通过,而现在广播数据量已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也就发生通常所说的“网络风暴”,网络瘫痪。 (图五)   步骤五:通过SnifferPRO提供的Alarm告警系统,查看“广播风暴”   (图六)为SnifferPRO在“广播风暴”时的告警。我们可以通过Monitor下的Alarmlog查看。软件默认Broadcasts每秒2000,超过设定的阀值,软件则会报警。 (图六)   步骤六:SnifferPROAlarm告警系统修改   Alar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