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基础知识 幻灯片188.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学基础知识 幻灯片188

第二讲 经学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经”的含义 二、“经学”的含义 三、六经到十三经 四、经学的分期 五、经学的分派 一、“经”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云:“经,织也,从糹坙声。”可知“经”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根据郭沫若的见解,坙与经是古今字的关系,坙是经的古字,经是坙的今字,其字形“象织机之纵线形”,其意义即为今之所谓的经线。 从字形上判别,织机纵向的经线,是“经”字的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经”的本义指纺织的纵线,原可泛指成编的书册典籍;引申而有日常、纲常、恒常、纲纪等意蕴。至战国诸子则用以指称其书中的重要篇章或典籍。 儒家经典,孔孟但言《诗》、《书》,尚未称“经”。《荀子·劝学》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大概是最早直接称“经”的儒家典籍。 《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熟知其故矣。”反映出战国末期儒家“六经”的概念已经流行。至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经”逐渐特指儒家的经典。 二、“经学”的含义 “经学”一词出于汉人,以儒家之“经”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传统,即是经学,换言之,经学就是指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历来经学家对孔子的认识容或不同,均尊孔子为宗师,且都以六艺之学为人文教养之科,以五经为核心,“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汉书·儒林传》)可以说是六艺之学的通义,学者习经、明道,首重“正人伦”,近则以之立身、以之处世,远则用以经世济民。古人认为,如果的确能这样实行,那就能完善人伦而达到天下大治。 经学的含义,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经学是研究经书之学 六经是经学研习的重点。六经在中国学术史上逐渐演变为十三经,历代对经典的阐释分门别派,各有创获。研究经书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便是经学的主要任务。 2.经学是研究和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学 弘扬儒家思想是经学的重点。 班固《白虎通义·五经》:“孔子所以定五经者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道”就是“天命”,“天命”是人与自然关系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律。经书是“天命”的载体,孔子是通达“天命”并见诸行事的圣人,他删定的经书贯注了他的思想意旨,所以经学也就是弘扬孔子思想之学。 3.经学是研究治世之道与人生修养方法之学 经学是古人信奉的治世之道与人生教材。 《汉书·儒林传》:“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王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 3.经学是研究治世之道与人生修养方法之学 经学是研究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之学。经书是古代长期政治、社会、人生的经验积累,并经过整理、选择、解释,用作治理国家社会的政治理论根据,也是人生修养的基本教材。因而自汉以后,两千年来,经学成为中国学术的骨干。 三、六经到十三经 1.六经 “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熟知其故矣。” 1.六经 《庄子·天运》篇是战国后期庄子后学的著作,所以“六经”概念的流行当在战国的后期。 新出土之《郭店楚简》曾简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者的学术要义,可见在战国中后期上述六部经典已经合为一套整体的学术著作。可与《庄子》、《荀子》等传世文献互参,以为佐证。 六经的顺序,今文家与古文家不同。 今文家对六经的排序方式与先秦子学的排序方式一致,以各书学习难易程度而定,认定的六经顺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古文家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序,根据的是经典产生的时间先后。 2.五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除去《乐》经,即为五经。 《白虎通义·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汉人提出来的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乐》是否原本有经书?今文学家和古文学家观点不同。 今文学家认为,《乐》本无经,《乐》即在《诗》与《礼》之中;而在古文学家看来,《乐经》本来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