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对比分析128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对比
一、引言
Neaman(1990:1)把euphemism定义为“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用好听的词语去掩饰事实)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中对euphemism 的定义是:“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中国人禁忌、忌讳的地方恐怕不比西方国家少。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euphemism,还是婉曲、避讳都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礼教规范、价值取向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连。了解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不同文化,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英汉语言与文化的认识,益于我们跨文化的顺利进行。
二、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由于敬畏天地神灵而使用委婉语
在英美国家,人们普遍笃信上帝(God),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他们不敢直称上帝耶和华(Jehoval)的名字,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的委婉语。例如:“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the Eternal(永生者),the creator(创造者),the Savior (救世主),the Lord of Lords(万物之主),the King of Kings(万王之王)等”。中国人禁忌、忌讳的地方恐怕不比西方国家少。“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各种自然现象均由各种不同的自然之神所支配。为了求福避祸,他们也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并给它们以美称。如:日神叫‘义和’,水神叫‘河伯’,风神叫‘飞廉’,火神叫‘祝融’” 。由于宗教迷信的原因,人们还称各种神祗为“菩萨”、“大师”;美称“黄鼠狼”、“狐狸”为“黄仙”、“狐仙”;甚至村庄里头的大树也称为“树仙”,逢年过节总有农民前去祭拜。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特别注重土地,有些农民经常会于开春播种之际,在水田田埂烧炷香,以孝敬土地公公,保佑稻谷丰收。
(二)、为避免粗俗、不雅而使用委婉语
在东西方文化中,凡是与疾病、死亡、人体排泄、生体部位、性爱、体形等有关的犯禁忌的事物,常常被认为是粗俗、不雅、难登大雅之堂。如把人体“thin”(瘦弱)和“skinny”(皮包骨头)说成“slim”(纤弱)和“slender”(苗条);把身体“fat/corpulent”(肥胖)说成“plump”(丰满)、“strong”(强壮)和“stout”(富态)。
(三)、为避免唐突无礼而使用委婉语
在交际场合要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将对方的反感情绪降到最低点。请看下面对话:“Don’t you think my cooking is wonderful?”The boyfriend responded, “Are you fishing for compliment?”男孩明知道女孩煮的饭不好吃,却没有当面提出,而是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回答“你需要我表扬你吗?”这样的回答即不会打击女孩的自尊心,又不失幽默风趣。在交际过程中,尤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较为缓和的词语,一来可以顾全对方,二来不会因揭短而冒犯别人。比如明知有人在说谎,却不直说“He is a liar”,而说成“He often tells untruth”。从而有利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促成合作。
三、委婉语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底蕴
(一)、有关年龄的委婉语
“在西方人的眼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谈“老”变成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女士面前更是忌讳。因此,人们在交往时,总是力求避免“old”这个词。在老年人的意识里,“old”(老)乃是“useless”(不中用了)的代名词,“老”常使人联想起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凄凉,所以常常避免用“old”,“aged”等字眼,而用一些悦耳的词语代替。如:“seasoned man”(历练的人),“elder statesman”(政界元老),“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golden years”(金色年华),养老院也成了“a home for adults” 或“an adult community”(成人社区)。怕“老”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心理定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