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的概论.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概论要点导航1. 掌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2. 熟悉: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物及污染源。3. 了解: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人与环境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在环境中的变迁,环境污染的防制措施。4. 能识别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绪论第一节 环境与人一、人类的环境环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预防医学所指的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 环境对人类的功能和作用。绪论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一)生物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社会心理因素绪论二、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统一性(二)适应性绪论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绪论(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输入、输出和转化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绪论四、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绪论(二)臭氧层破坏(三)酸雨第二节 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一、健康观 WHO(1948年)对健康(health)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WHO(1990年)对健康(health)的补充: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躯体、心理、社会和道德达到完好状态。绪论二、影响健康的因素(四大类): 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前者是基本决定因素,后者可影响不同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状况。遗传、成熟老化、复合内因。 行为生活方式:消费类型、生活危害、职业危害。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卫生服务:预防、治疗和康复。绪论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Lalonde和美国学者Dever提出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并将影响健康的众多因素归纳为4类12项。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实质:人类活动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扰乱了生态平衡。绪论二、环境污染物及污染源(一)环境污染物1、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其次来自自然界。氮氧化物:空气中主要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其次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粒子状污染物:煤尘、粉尘、扬尘、盐类颗粒物。酸雨:PH5.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铅及其化合物绪论2、地面水主要污染物氨氮挥发酚汞3、噪声: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绪论(二)环境污染源1、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农业:农药2、生活性污染:垃圾、污水、粪尿。3、其他污染: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医用及军用原子能、自然灾害。绪论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一)环境的自净作用 指少量污染物一时性地进入环境中,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物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有限度。绪论(二)污染物的转化 主要为生物转化。 解毒增毒 二次污染物绪论(三)食物链和物质转移1、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2、生物蓄积作用3、生物浓缩作用绪论(三)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绪论四、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绪论五、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绪论六、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接危害1、 急性危害:快速、剧烈、暴发2、慢性危害:最为常见,影响广泛,较为潜匿3、远期危害:致畸、致突变、致癌(三致)(二)间接危害1、 温室效应2、酸雨3、臭氧层破坏绪论七、公害和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整个/view/21905.htm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subview/1222493/1222493.htm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subview/3069231/3069231.htm呼吸道疾病,一个星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尸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