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PPT知识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癌PPT知识讲稿.ppt

* 一、病 因    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有:   一、肥胖 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   二、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三、高血压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六、孕产次 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 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八、卵巢肿瘤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十、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雌激素中雌三醇(E3)不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E2、E1、乙炔雌二醇或结合雌激素则易促使内膜增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 病 理   一、大体病理   (一)弥漫型:病变可累及全部或大部内膜。其早期与增生的子宫内膜不易区别。然而仔细检查癌肿部位,仍有一些特征,与正常的子宫内膜之间有界限可辨认,即癌肿的粘膜增厚、粗糙并有大小不规则的息肉样突起,而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则较软,表面光滑。恶性的息肉样突起体积较大,硬、脆,表面有表浅溃疡,病变晚期有溃疡及坏死,累及整个子宫内膜;少数病例甚至可蔓延并侵入子宫颈管内膜或扩展到阴道穹窿。而良性息肉状增生的子宫内膜则仅局限于宫颈管内口以上,因为宫颈对引起这种子宫内膜增生的异常内分泌功能从不发生反应。 癌肿除在子宫内膜蔓延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向肌层侵犯,甚至浸润到子宫浆膜并可转移到卵巢、子宫旁、直肠与膀胱等。晚期肿瘤表面坏死、溃疡,常继发感染。    (二)局限型:较少见。癌肿的范围局限,仅累及一部分子宫内膜,外观则与弥漫型相同。表面的癌变范围不大,而往深部侵犯肌层,致使子宫体增大或坏死感染形成宫壁溃疡,甚至穿通。晚期同样有周围侵蚀或转移。 局限型可表现为息肉状或莱花状、结节状。前者多见早期病例,后者多见于晚期病例,常伴肌层浸润。局限型肿瘤多位于宫底部或宫角部。息肉状癌颇似普通的良性子宫内膜息肉,但又和柔软而覆有平滑粘膜的一般良性内膜息肉不同;癌肿的息肉状赘生物体积可较大,质脆,表面常有坏死等。有时息肉状癌很小,但已全部为恶性组织,且已务深部发展或侵犯肌层。有时息肉型癌肿数目不多,可能在作诊断性刮宫时全部刮除,以致使切除子宫标本中找不到癌瘤的痕迹。当然也应注意有无诊刮时标本调错的可能性,有可疑时应进行校对复查,以防漏掉真正的患者。    (三)息肉型: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子宫角,且常见于绝经后。   二、显微镜检   (1)腺癌(adenocarcinoma):约占80%~90%。镜下见内膜腺体增多,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呈明显背靠背现象。上皮有时呈乳头状,向宫腔内突出形成继发腺体,呈腺套腺现象。癌细胞较大、不规则,核大呈多形性改变、深染,细胞浆少,分裂相多,间质少伴炎性细胞浸润。分化差的腺癌则见腺体少,结构消失,成为实性癌块。   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1970)提出内膜癌组织学3级分类法:Ⅰ级(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偶见单层或复层乳头状上皮,排列不整齐,间质少;Ⅱ级(中度分化癌):分化稍差,腺体轮廓欠清晰,部分为实性癌块,细胞失去极性,常见核分裂相;Ⅲ级(低度分化或未分化癌):分化极差,腺体结构消失,实性癌块为主。   (2)腺角化癌(adenoacanthoma):又称腺棘皮癌。镜下特点是腺癌中含成团成熟分化好的良性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形象或形成角化珠。   (3)鳞腺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或称混合癌(mixed carcinoma),癌组织中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透明细胞癌(clear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