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2.pdf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2.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2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 1 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内涵 一、选择题 右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上半部分 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 部分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回答 1~2 题。 1.右图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 ( ) A .采猎文明时期 B .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 .后工业化时期 2 .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 .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 .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 .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 .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 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 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 产活动改造自然。 答案:1.B 2.C 读下图,回答3~5 题。 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 ) A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B .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 C .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 .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 4 .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 ) A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 B .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C .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 D .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5 .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 .烧草为灰,取灰肥田 B .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C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解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 如何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唯一选择。本题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思想、行为等, 要联系我国实际理解可持续发展。 答案:3.A 4.D 5.D (2010·济南 3 月)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 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 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 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 益严重。据此回答 6~8 题。 6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 .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7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A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 .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 .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 .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8.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