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概论(曹永新)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化疗概论(曹永新)培训课件.ppt

LOGO LOGO LOGO 肿瘤化疗概论 中山大学附属东莞东华医院肿瘤内科 曹永新 概念,起源,发展概况 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 适应症,疗效 常用化疗药物及其分类 常用的化疗方法 化疗的概念 化疗的原理 化疗的适应症 化疗药物 化疗的方法 Contents 主要内容 化疗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化疗的概念 肿瘤化学治疗应用抗癌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手段。与适于局限性肿瘤的肿瘤外科学和放射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的起源,发展概况 肿瘤化疗起于40年代:氮芥应用为开端 叶酸拮抗剂及更多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 儿童白血病的暂时缓解 ALL,NHL和绒癌的治愈 实体瘤疗效的确立 辅助化疗概念的形成 综合治疗的概念在临床上广泛实践 化疗的起源,发展概况 不断更新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知识,在减少药物毒性,提高疗效取得极大进步 发现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药: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成熟诱导分化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G-CSF等 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综合治疗模式的进一步应用 化疗的原理-细胞周期动力学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常规分为4个期 M—G1— S— G2, G0 不同肿瘤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 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G1期(即DNA合成前期)数小时至数天),S期(DNA合成期,2-30小时),G2期(DNA合成后期,2-3小时),M期(有丝分裂期,1-2小时)。 非增殖期G0期,此期细胞为休止期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化疗的原理-化疗与增殖周期 化疗最敏感时相为G1期末及S期,最不敏感时相为G1期及G2期;搏莱霉素除外,G2期敏感,S期不敏感。 肿瘤增殖比率:增殖细胞群在肿瘤群中的百分率。生长迅速的肿瘤期增殖比率大,对抗肿瘤药物也比较敏感。 倍增时间:肿瘤细胞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 在肿瘤初期,肿瘤细胞群的生长呈指数式,即倍增时间短,随着肿瘤体积的增长,倍增时间逐渐延长。肿瘤负何。 化疗的原理-肿瘤细胞杀伤与剂量关系 多数常用化疗药物剂量与肿瘤细胞的杀伤呈线性关系 每次只能杀伤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所以需要多程治疗才能杀灭肿瘤 (一级动力学〕 剂量上小的改变可能导致生存上的大的后果 临床上的完全缓解不等于治愈 化疗的原理-微小病灶化疗的理论依据 肿瘤越小越易被化疗治愈 药物更容易进入微小病灶的细胞内 细胞增殖比例高,对化疗更敏感 宿主免疫抑制轻 正常细胞对药物毒性耐受更好 有可能降低耐药变异的数量 化疗的原理-药物作用机制 化疗适应症 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部分儿童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已有转移播散的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 清除亚临床微小转移病灶辅助治疗 化疗疗效现状 单用化疗可能治愈的肿瘤:ALL, Burkitt’s 淋巴瘤, HD, 生殖细胞肿瘤等。 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减少手术和放射范围:乳癌,成骨肉瘤,胃肠癌等 化疗有效但不能治愈:膀胱癌,宫颈癌等 晚期阶段化疗效果很差的肿瘤:肾癌,胰腺癌,恶黑等 抗肿瘤药物—烷化剂 氮芥类: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瘤可宁),苯丙氨酸氮芥(美发兰) 亚硝脲类:CCNU,BCNU,Me-CCNU 烷基磺酸钠;马利兰 三嗪类:氮烯咪胺 乙烯亚胺类:噻替派 抗肿瘤药物—烷化剂 烷化剂作用于已经形成的核酸,对增殖和非增殖细胞都有很强的毒性,对生长缓慢的肿瘤具有重要作用,量效曲线陡峻,适宜大剂量加骨髓解救方案。 引起深而长的造血系统毒性是其特点。还可引起无月经,无精症和不育症,甚至致癌。 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 叶酸拮抗剂:甲氨碟呤 嘧啶类:5-氟脲嘧啶,呋喃氟脲嘧啶,嘧福禄,氟铁龙 胞苷类:阿糖胞苷,健择 嘌呤类:6-巯基嘌呤,6-硫鸟嘌呤 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 和正常代谢物竞争合成过程中或调节部位的主要酶,取代DNA或RNA合成所需的前体物质 主要干扰核酸的合成,对非增殖细胞作用很小,S期细胞作用最大。临床所给药物水平可以抑制酶活性,剂量提高曲线变平。 对干细胞无作用,骨髓抑制短而轻,致癌作用轻。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 蒽琨环嵌入DNA碱基中,DNA单链或双链,产生自由基。对细胞周期都有作用,最强是S期和G2期。 静脉给药,与蛋白和组织结合,体内分布广泛,三室模型,终末半衰期24-48小时,肝脏代谢,胆道排泄。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心脏毒性,阿霉素累计剂量 达到550/M2时,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1-4%。过去纵隔放疗、高血压、同时应用CTX可以增加此毒性。 常用监测心毒方法是心血池扫描或心脏B超,观察左心室射血指数的变化。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