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三)23
专题讲座训练(十三)
一、选择题
1.文物部门对某一皇家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陵墓按阴阳五行之宫、商、角、徵、羽对应方位,按山北水南座落于河南黄河边上。经过专家勘察,从地面建筑到地宫都曾经遭受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由此推断,这一皇家陵墓可能属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解析】 宋代开封符合“山北水南”的条件,且存在较大的被游牧民族侵入的可能,故C项正确;汉、唐长安均不在黄河边上,唐东都洛阳则在黄河以北,故A、B两项错误;明代皇陵不在黄河边上,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泉州质检)“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若要查阅孟子的言论,可以看( )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A. B.
C. D.
【解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论当然记入儒家经典,故正确;孟子言论不属于专门的史学著作,故错误;孟子的言论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应该收录在子部,故正确;集部专指诗词文赋,不符合孟子言论的特点,故错误,选择C项。
【答案】 C
3.(2014·锦州质检)“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烦琐的历史细节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解析】 据材料“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和“经世”可知王夫之主张把历史研究与研究者自身和时代统一起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烦琐的历史细节,C项错误;材料是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启示,不能说明《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4·沈阳质检)“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
A.近代化史观 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解析】 据题干“假如没有这场革命……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可知近代化史观与题干相符,故选A项。全球史观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B项错误;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故C项错误;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D项错误。
【答案】 A
6.(2014·日照二模)史学大师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作者认为,研究历史应当( )
A.尊重史实 B.集思广益
C.一分为二 D.设身处地
【解析】 材料“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表明的是设身处地,而不是尊重史实,A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并没有提到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虽然题干提到可以进行批评,但这种批评是对设身处地好处的一种具体阐释,而非强调批评,C项错误。
【答案】 D
7.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解析】 对题干的趣闻要批判地来看待,存疑,然后多找其他资料进行印证,故选D项。只是根据材料一家之言,并不能判定题中趣闻是真实的,A项错误;虽然题中趣闻只是孤证,但并不能说明是假的或者没有价值,B项错误;野史信息并不一定虚假,有时恰好是官方史学的补充,C项错误。
【答案】 D
8.(2014·福州质检)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解析】 甲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分析历史,乙是从双方的责任出发分析“冷战”,故D项正确。甲是从自身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