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配套课时精练:第12单元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19.doc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配套课时精练:第12单元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19.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配套课时精练:第12单元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19

考点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2014大连测试)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发明 A.印刷术      B.造纸术 丝绸织造 D.瓷器制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该项技术经历“漂塘”“足火”“入帘”“压纸”“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造纸术的过程。故选B。 答案:B (2014泉州质检)“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士子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矣。(  ) 商品经济渗透到了科举考试中 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的发展有关 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刷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书坊把考试的内容印刷成“夹袋册”高价出售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考生“夹带”故A、B、C三项正确项错误。 答案:D .如图出自中国古代一本劝人行善广行三教所刻俱录报天庭矣。’自是三教典籍不学而晓子孙悉俊拔多少年高第。”从材料中你能得到的信息包括(  ) 雕版印刷技术更加成熟 ②三教合流 ③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 ④文人画盛行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 答案:C (2014佛山检测)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 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解析:材料中“”(群)字意为君主处于百姓之上。君权神授是说皇帝的权力来源于上天代表上天统治人间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B项二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D项显然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字很早已经产生。 答案:C (2014汕头模拟)下图说明(  ) 三教合流成为社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中融入了外来宗教故事说明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项正确。A项材料无体现项中“冲突”、C项中“世俗化”说法均错误。 答案:D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  ) 《离骚》 B.《子虚赋》 《论语》 D.《诗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 答案:A (2014广东联考)以黄公望为代(  ) 山水画 B.人物画 文人画 D.风俗画 解析:材料中“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表现……的情感”与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相符。故选C。 答案:C (2014哈师大附中摸底)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风俗画 B.心学 宋词 D.明清小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心学的理论性、思辨性较强属于士大夫哲学故不属于“庶民文化”答案为B。 答案:B (2014黄冈一模)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产生四大谴责小说均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  ) 多元一体 ②吸收各种文化成果 ③雅俗共赏 虚拟写意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京剧是在吸收各种剧种、各种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用虚拟写意的形式在小小的舞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雅俗共赏。故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014安溪、德化联考)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