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 词两首_教案27.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词两首_教案27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词两首 5. 词 两 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教学重点 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一、导入新课 展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书法作品。 大约书于1962 年的《忆秦娥·娄山关》,被人们视为毛泽东行草书法中的精 品。在毛泽东所有气势磅礴的书作中,此卷手迹更以苍凉萧瑟之悲壮、屈铁盘金 之刚劲取胜。 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词两首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 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 辉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 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三、简介写作背景 1935 年1 月29 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 月25 日,经激 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 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 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 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奇发, 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题目。 四、作品欣赏 1.齐读全诗,配沉郁顿挫雄浑的音乐,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2)赏析角度: ①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 凛肃、静冷的气氛。 ②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喇叭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 “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 行军之“速”。 “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 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2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词两首 ③主旋律—— 由画意和乐感相互融渗而化成的沉郁悲壮的感情色调。 插入配乐诵读。 五、课堂总结 这首词的上阕以它沉郁刚劲的庄严与肃穆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但词的下阕更 以波澜壮阔、色彩浓烈、气魄雄浑的图景震撼了世界,让我们下一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的上阕。 2.课外阅读毛泽东诗词,进一步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体会诗歌雄浑开 阔、奔放豪迈的风格。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词的下阕 1.朗读词的下阕。概括下阕的内容:写攻占娄山关的胜利和胜利时娄山关 的壮美景色。 2.赏析角度: ①揣摩中心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蕴,品读领悟。 大意:不要说这雄伟险要的娄山关真像铁一般地难以攻破,如今红军迈开脚 步重新越过。 写娄山关之险要,是为了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艺术地反 映了遵义会议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②讨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艺术效果。 表达方式:写景、抒情。娄山关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 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平,胜利的情怀真像残阳那样火红壮丽。 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 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