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人类学研究评述28
20世纪中国人类学研究述评 马 玉 华 (南京大学 历史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 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已经有 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 4个阶段: 创立和发展初期 ( 20 世纪初~1937年) ;长足发展阶段 (1938~1949年) ;曲折发展阶段 (1950~1979年) ;重建和兴 盛阶段 (1980年至今) 。中国人类学学者从翻译西方人类学著作、深入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大 规模地投入田野调查到成立中国民族学会和人类学学会等均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正不断走向兴盛,同时也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等问题,但不断强化的 “学科互涉”以及广大研究者的深入探索,必将促进人类学研究保持活力,继续开拓更宽、更广 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 20世纪; 中国人类学; 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 马玉华 ( 1965 - ) ,女,云南昭通人,昆明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从事民俗学史 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①人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分支,狭义人类学等于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英美学 术界大都持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学专指体质人类学,以法、德和俄罗斯为代表,研究人类文化与社会的那一部分学问归为民 族学。本文是从狭义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文化人类学发展历史进行综述。关于中国内地人类学发展的分期目前没有统一的看法,有分 为 3个阶段,如周大鸣在“中国人类学的世纪回眸”(出自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一文中,持三段论观点; 有分为 4个阶段,如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一书和陈国强在《中国人类学发展史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 1期)一文中主 张分为 4个阶段;有分为 6个阶段,如胡鸿保主编的《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和王建民等主编的《中国民族学 史》(上、下)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7、1998年版)均持这个观点。我的分期也是 4个阶段,但与陈国强先生和顾定国先生的不同: 陈国强 先生分为 20世纪 20年代以前传入传播阶段、30~40年代初步发展阶段、50~70年代分科发展阶段、80年代后宣传提倡这 4个阶段; 顾 定国先生的 4个阶段是 1949年以前全盘接受西方人类学理论、50年代初苏联模式取代西方理论、毛泽东化、80年代后强调中国模式。 20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 4个阶段, 即 20世纪初~1937年, 1938~ 1949年, 1950 ~ 1979年, 1980 年至今 ① 。笔者如此划分是因为, 中国学术的发展与政治紧密相连,抗日战争的爆 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两个政治事件都深 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和走向。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抗日战争的需要和国民政 府的重视,出现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 时期。1980 年以后, 中国社会的转型, 推动了 人们去研究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 人类学的复 兴成为可能。1949年以前,中国人类学深受西方 传统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影响, 20世纪 50~70年 代,中国学术界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至深, 80 年 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文化发展的繁荣, 中国人类学进入了恢复和重建的阶段。限于篇幅 的原因,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内地人类学研究的 发展。 一 在中国人类学创立和发展的初期,人类学和 民族学没有严格的区分。20世纪初至 1937年, 是中国人类学的创立阶段。这个阶段人类学在中 国的传播和初步发展,表现在西方人类学学说的 介绍、田野调查的开展、相关教学机构和研究机构 的设立、中国民族学会的成立 4个方面。 抗日战争之前,西方人类学的许多著作先后 被翻译出版,如林纾、魏易合译的《民种学》( 1903 年) 、陶孟和等翻译的缪勒利尔的《社会进化史》 (1924年) 、许德珩翻译的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 论》(1925年)等。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1937年以 前,翻译出版的西方人类学著作近 20部。此外, 也有一些中国学者根据西方著作加以编译,写出 一些早期的人类学作品,如刘师培《中国民族志》 (1903年) 、陈映璜《人类学》( 1918年) 、顾寿白 《人类学大意》( 1924年) 。林惠祥编译的大学教 材《文化人类学》, 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西方人类学最初把“原始落后的民族”或“异 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因此中国人类学家最初也 采取了相同的路径,开始进行少数民族调查。其 中较著名的有: 1928年夏,杨成志克服了诸多困 难,首次深入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成为“滇 川民族学调查第一人” [ 1 ] ,后来写出了《云南民族 调查报告》、《中国西南民族中的罗罗》、《罗罗文 的起源及其内容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考研复试内容 推免 学费 学制38.pdf
- 2016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术型)考研复试科目说明、学费、学制15.pdf
- 2016年奉贤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3.doc
- 2016年定期考核人文题1.doc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民经济学考研分数线考研复习笔记13.pdf
-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卷)43.doc
- 2016年房地产市场周报(9.26-10.09)8.doc
- 2016年春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部)26.doc
- 2016年江门市“国家安全法”在线学法知识竞赛考试19.doc
- 2016年昆明公办教师考试幼儿终极提分卷二2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