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0-70年代文学(二)21.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0-70年代文学(二)21

50-70年代文学(二) 教学目的要求与重难点 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50-70年文学的创作概貌(主要诗歌和小说);当代小说的题材分类与形态特征;主要的主题类型及叙事模式;了解革命历史题材对历史/革命的理解与书写;了解农村题材小说在当代的发展与演变;50-70年代文学的“另类”表现;赵树理和柳青等在当代农村题材创作的意义;杨沫《青春之歌》的叙事特征与文学史意义。 2、重难点:50-70年代小说题材分类与主题类型;当代文学对历史/革命/战争的理解与书写;50-70年代文学的“另类”书写;赵树理柳青关于农村的想象书写及文学史意义;《青春之歌》的叙事模式与象征意义。 3、教学时数:4课时 一、 50-70年文学的创作概貌 1、诗歌: “写实性”与“叙事性”:李季、田间、阮章竞、张志民等。对社会现实的书写压抑取代个人意志情感。 边疆诗群:公刘、白桦、顾工、周良沛等西南军旅诗人,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闻捷:西北边疆的“牧歌”。 李瑛:军旅诗歌。 政治抒情诗:贺敬之,郭小川等。形式—“阶梯诗”。抒情主体—“非个人”。当代文学之“共名”现象——“广场诗歌”。 二、50-70年代小说的题材与形态 1、题材的选取决定于文学性质的界定 两种理解:一是从作家主体意识角度,一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后一种理解逐渐成为唯一理解:题材问题关系到作家是否反映社会本质的问题,关系到“文学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 2、题材的分类(价值区分) 两种分类:空间上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部队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时间上分历史题材(主要指革命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标准和尺度(依据)主要是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可以看出阶级区分的类别背景。 价值等级:有这些题材的作品,有优劣、主次、高低的严格区别。所谓“主要题材”(重大题材)、“次要题材”(非重大题材)的概念。“重大”指当代的政治运动、中心工作,如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大跃进等。工业题材、农业题材、部队题材的作品地位比较高,知识分子题材、“家务事、儿女情”类作品地位低。 三、50-70年代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叙述 1、如何理解“革命”“历史”—50-70年代中国语境中的“革命”和“历史”的具体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参见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 2、小说叙述的特征:叙述者的资格(政治上的正确性,是革命的直接参与者);叙述的目的与结果—叙述不仅是个体经验的表达更是“革命叙事”在当代的“经典化”过程(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建构);叙述方式呈现差异—对历史和传统叙述方式的承继。 3、小说的“史诗性”特征:表达某种把握“时代本质”的渴望,复现社会历史场景的艺术努力以及试图揭示“历史本质”的创作意图。(本质=历史真相?) 4、“革命历史”的“另类”表达:孙犁、茹志娟、刘真等对战争书写更多关注人物的情感层面而非政治思想层面,更多关注具体的生活细节而非宏大的社会生活场景等。后被批评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 四、50-70年代说小对“农村”的想象与书写 1、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数量多,作家覆盖面广;北方作家作品为主体,主要以山西(赵树理马烽等)陕西(柳青王汶石等)最突出。表现出与解放区文学的传承。 2、叙述表现:“农村”不再是叙述的对象而是表达政治意识形态的材料。因此,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人伦关系等被推出叙事视野,或仅作为革命斗争的补充与佐证;叙述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被要求同一,唯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与五四“乡土小说”加以比较。) 五、《青春之歌》:革命与知识分子的改造 1、《青春之歌》的叙述特征: 成长(革命)主题;对30年代革命+爱情叙事模式的发展;知识分子改造问题 2、《青春之歌》的出版争议及修改成为当代文学富于象征性的文学事件。 3、比较宗璞的《红豆》。 参考资料: 1、《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2、《当代小说阅读笔记》(许子东) 3、《两岸乡土小说比较史论》(丁帆) 4、《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唐小兵) 5、《中国现代小说史》(附录二)(夏志清) *   闻捷: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