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真经》精义解2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始真经》精义解24

/bbs/viewthread.php?tid=335 中医道 ? 【马国兴专栏】 ? 《文始真经》精义解 京城马国兴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3 19:44? 只看该作者 《文始真经》精义解 《文始真经?九篇》乃道家“文始派”修炼功法的经典文献。“文始派”兴起于唐?宋之间的道家内养、内丹派的另一个重要门派。由唐末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公元872年——989年)所倡,该书于南宋孝宗时期始问世。是经虽以述理明道入手,而修真、内丹的修炼之法即在其中。有的人认为《文始真经》的宗旨虽强调学者的悟性,可不修修真、丹道之法。单从论道明理亦可通真、得道。学者一旦开窍,便会豁然贯通从而超凡俗以入圣境。如果真是这样情况的话,由此可知:自远古而流传的道家学派,存在着“修真派,内丹派,明理派”三家学派内容的体系。即可统称为“道家学派”。因为,从《黄帝内径》,老子的《道德经》,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三部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得到道家学派的这三个流派起始的根源。如修真派,在《黄帝内径?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段文章中的“肌肉若一”之描述就是对真人之身的写照。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体);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这段说得是修炼内功者在内功修炼过程中能够自己见到的自身之“道体”的景象。也就是修真者的真人之身,亦为自身的法身道体。“真人之身”和“自身的法身道体”本是同一物的不同的说法而已。修炼丹道者,将此物命名为丹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将此物命名为内劲了。而明理派确只能从明白道理上来悟道了,故只能明白道理,却不能见到自身的道体之“物”的。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非上智之人不可能成之。故凡欲修炼入道、体道者,或修真,或炼丹,或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都要明理按法而修炼,方可能成之;明理派的人一定要兼修内功,即兼修真、炼丹、习拳,三项中的其中一项,方为成功之道路。可知,修真、炼丹、明理,三者是不可截然分开的。 《文始真经》的问世,秉承《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易经》的“先天太极图”之宗旨。强调的是“后天返先天之逆修法”,就直接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只见文字的谈理论道,然修炼方法就在其中了。而道家的“道教设观传道”之精义,亦以“道学”中的“修真、丹道、道理学”之理法以弘扬“道”的体、用之精旨妙谛。而道学中的道理学、丹道学、修真学,分别尊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及《黄庭经》等为经典,乃道家修炼的金科玉律。而同时又以《易经》和《黄帝内径》为经典,来指导修炼的事宜。 而《文始真经》又为道家文始派的修炼者的经典之一。然此经所论的内容不离“易、真、道、医、丹”的数家之理法,至此即足可以证明“道学、修真学、丹道学、道教”此四者之间的关系了。而我们平常人,或学道学、或修真、或炼丹,或读易,或习武练拳。皆可以修炼而养道性,以入真人之圣境。此乃修道不为“道教徒”者说。既不入“道观”亦可修道、观道、入道、得道、体道,脱凡俗以入圣境。 而“道学”和“丹道学”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要知道“道学和丹道学”本是一家学说的两个流派而已。道学以阐理明法而能依法修真入道境以体道;丹道学以具体修炼内丹之法,合成金丹来印证道学的可行性、科学性。道学为广泛的修行学内容,故道学也具备印证之内容;然丹道学是以修炼成金丹为目的,以证道之为“物”的存在。故两者皆为修证学。但是,丹道学只是道学中的一个具体分枝而已,尽管丹道学的功法,可以带有道学修证功法的普遍性。作为一个人,可以单修道学的内容,而不修炼丹道;修炼丹道学的内容之人,就必须修炼道学的内容。而这部《文始真经》有人认为是单修道学的经典。这就是《文始真经》在道家修证学中学术的历史位置及其价值,修道者必学而尊之的经典。是否是这样的呢?只有在解释《文始真经》的精义以后才能下个结论的定义。才能知道此经典中蕴藏着修炼的具体功法与否? 其为何命名为《文始真经》?其中“文始”之“文”字,乃遵《易经》的“乾尚文”之义而立义的。即从“乾,阳物也,乃纯粹之精,健运不息,万物之资始”的论述来取义的。那”文始”二字的精义,就是修炼者以修炼乾阳之气开始的意思。也就是拳门中所说的:“练拳始炼气,练气之首要在于存神,存神在于固精”的修炼宗旨之妙义。真经之“真”字,又是何义呢?正如《黄帝内径?上古天真论》中所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真人又是什么样的呢?即“真气充满一身之人,能神合于无,与太虚同体,名为真人”。那什么是“真气”呢?《难经》云: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元)气之所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