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辩证法部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意识对 立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根本 内容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观点)实质与核心对 立片面的观点根本 动力对 立总特征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整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1)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展示命题特点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常以自然科学的新发现、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则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系统优化的方法。知识梳理(一)哲学中的联系概念 哲学中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等特点。(二)联系的特性(特点、特征)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注意:1、周围事物≠所有事物2、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确表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4、联系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判断: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注意:联系是是普遍的;也是有条件的。高考链接 2、(2010年重庆)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引 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火山喷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带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忙。有科学家 认为,本次火山喷发还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火 山喷发( ) A.是欧洲陆路交通繁忙的内因 B.对交通和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C.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 D.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 警示B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A.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B.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知识梳理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违背联系客观性的观点:1、“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主观臆造的联系。2、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幸运珠”) ---主观臆造的联系。3、“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竭泽而渔”无视事物眼前与长远之间的客观联系,用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否认客观联系。4、 “毁林开荒”、“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无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南海面积广阔,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我国的美丽疆土。景观奇特瑰丽:从海面看,有湛蓝无际的海水,星罗棋布的岛屿,优美的溻湖,壮观的海上日出日落,神奇美丽的珊瑚礁;从海岛看,有洁净平坦的海滩,宜人清新的岛上风光;从海底看,有神奇的海底动物世界;从海产看,作为我国主要渔场之一,水产丰富举世闻名。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使不少中国民众对南海旅游充满了期待。但受到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中国的南海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原理,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指南.pptx VIP
- 2023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docx
- 第12章 机械效率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x
- 整形外科诊疗指南.docx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PDCA案例.pptx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ptx VIP
- 2025年新版《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规范)指南》中英对照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