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毛二可同志先进事迹
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2
雷达院士毛二可 4
为了祖国的雷达事业 6
“雷达院士”的三种精神 12
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
“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家毛二可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李江涛)记者面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身材不高又很清瘦,头发灰白。就是这位朴实无华、70多岁的老党员,50多年来带领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努力拼搏,为我国雷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奋斗在国防科技战线和高等教育战线的科学家,毛二可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所做出的科研成就,还在于他建立和培养了一支有凝聚力和团结协作、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梯队,为国防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后备军和生力军。
毛二可很早就认识到,高校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依赖于一支高素质创新团队的建立。他一直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战略性工作。20多年前他就说,我现在已50多岁,我们要多培养年轻人,把他们带上路,这样雷达研究才能后继有人。当时,高校、科研院所待遇较低,大量人才流向社会,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到1993年,全所仅留下4名青年教师,这4人在以后的3年内也先后离开了雷达所。
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一一离开,毛二可焦急万分,他经常伤心地讲,买了这么多仪器设备,将来给谁用啊!当时正在读博士的龙腾,正是听了这些话,毕业时二话没说留了下来。
龙腾留校后,生活条件很差,三名青年教师挤住在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每月工资只有600元,而他在中关村公司工作的硕士班同学月工资可达到5000元以上。
为了解决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从来没有为个人待遇向组织提要求的毛二可和其他老同志费尽了心血,多次找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终于在龙腾结婚时,为他申请到一个12平方米的筒子间。
高梅国博士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在国内数字处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他已成功地完成了全数字动目标跟踪的核心技术工作。毕业后他分到外地工作,但不能发挥作用。毛二可向学校领导申请把高梅国调回,并千方百计为他解决进京户口。高梅国当时没有学校的教师身份,毛二可就从老师的奖金里挤出钱来,给高梅国发工资;没有学校分给的住房,就由研究所出钱租房。经过学校多方努力,高梅国终于成为雷达所一名正式职工。
为了留住人才,毛二可不仅想方设法地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还竭尽所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获奖人员名单和学术论文署名,他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学生后面,甚至不署名;学校为院士专门提供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他让给青年教师及博士生作为工作室。他尤其注重选拔培养基础好、事业心强、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好苗子为青年学科带头人。
毛二可为了使青年人更快成长,主动提出退居二线,让青年人挑担子。他说:“我甘愿做年轻人前进的人梯。”他协助他们制订方案,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而把研究成果归于青年同志。
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关心下,自主创新、勇于拼搏的雷达所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已初步形成,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高梅国到学校工作后,已完成多项重大课题,发挥了骨干作用。现在他正从事一项新的雷达研究项目。龙腾在毛二可的关心与帮助下,在雷达、制导、航天遥感、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研究所的骨干。吴嗣亮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参与某靶场测试设备研制中,对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的模型和软件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功能,测量精度超过预计指标。
现在,雷达所已获得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如今,年事渐高的毛二可仍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他说:“年纪大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还能在这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完)
雷达院士毛二可毛二可,这个名字看上去有点儿俗。 这个取了如此普通名字的人很不平常:他是学术造诣深厚的院士,雷达领域公认的专家,桃李满天下的教授。 不平常的毛二可又有一颗平常心,在荣誉面前,毛教授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集体的一员,成绩的取得是我们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潜心实验,乐于奉献 大学考进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工作,从此毛二可踏上了为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征程。 辽宁省冰冷的海岛上,卢沟桥酷热的河滩边,都印有毛二可的身影;10厘米厚冰的甲板上,骄阳酷热的烈日下,都留有毛二可的足迹。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所有一句名言:“外场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毛二可克服恶劣的环境和不便的交通困难,披星戴月地亲自架雷达、摆设备,一丝不苟地搜集实验数据。有一次,毛二可被上千伏的高压电一下击倒在地,他手上顿时划出一道3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流。但为了不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