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心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工心语

组工心语 (第2 期) 2013 年5 月25 日 本期主编:柏 巍 一本好书如一泓清泉,读书就是品其中甘甜流转。阖上 书卷,闭上双眼,细心咀嚼其中每一个字,每一段情,每一 个微妙的瞬间,倾听内心的回响 ······ ——编者的话 心香一瓣 ——三读《文化苦旅》 毛 冠 说来惭愧,我先是不喜欢《文化苦旅》的。儿时的偶像 是鲁迅,多少沾染了些“像匕首”、“像投枪”的性格色彩, 因为偶像的一生过于坎坷,不知不觉我便“畏苦”, 短篇好 读杂文、时评,名著好读《三国》、《西游》,通俗好读金庸 1 之武侠,总之快意恩仇、乐在江湖。所以,即使在大学时代, 《文化苦旅》红到文科生人手一本、隔三岔五美文选登的地 步,总是因为一个“苦”字,不能撇开喜好去拜读。然而, 我与“苦”终是有缘的。 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参加工作,刚刚安定下来就被告知要 到南京培训一年。背上行囊,我来到江东门以外4 公里多的 棉花堤, 五六十人聚居在一合院内,久未启用的宿舍混合着 泥土味、霉味,新铺的白床单泛着水黄,被褥潮呼呼的不敢 贴身睡,如厕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式,方便时要冒“两 柱烟”:嘴里叼根香烟,除臭;腰里栓根细线、线的末端系 上半截蚊香垂下去,防虫叮咬。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与外界的联系只有 3 门公共电话和1 路公交车,白天上课训练,晚上上完自习课便空出了时间, 思乡、思亲、思友的情结逐渐蔓延。思来想去人没有个精神 寄托是不行的,于是到书店,排出 18 文大钱捧回《文化苦 旅》。所谓以“苦”医苦,余先生将我从“小我”带到了博 大,从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带到了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寨,文 中跳跃的思维、扩展的联想、丰富的对比让我流连忘返。舍 友小王恰是余先生的粉丝,品读道士塔、阳关雪等经典就成 了我们的乐趣,旁若无人地朗诵诸如“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 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 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 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之类的精彩,就成了颇有“酒逢知 己千杯少”气概的发噱,身边的苦似乎也不剩了。 四年后我转岗到园区工作,其时真可谓是百废待兴。漫 天黄沙,一天走下来头发里能洗下半斤;道路不通,到村里 2 去调解个事要花个把小时沿江堤绕一圈,正在开发的地方小 车不能走,下车一脚踩下去,烂泥淹到小腿;害怕下雨,临 时租用的办公用房地势低洼,雨稍大室内就进水,梅雨季节 外洪内涝,长裤当短裤穿。对周遭事物的新鲜感很快被纷繁 的事务淹没,最恼人的是业务不熟,看着别人轻松超越、自 己原地不动,急躁、焦虑、心苦油然而生。我再次找到了《文 化苦旅》,重读都江堰,用“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 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损耗,又不停的为自我损耗而损耗” 勉励自己,再读洞庭湖,用“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 合,才成伟大的气象”激励自己,研读上海人,用“透过文 化心理人格,或许能看到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激活 自己,终于学会了苦中作乐。 造化弄人,又过了四年,自己居然也摇起了笔杆子,重 新生活在整日推敲、孜孜以求中,不自觉地又想起了余先生 对文字工作的论断:“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 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闲暇时我还是习惯于偏坐一隅, 深深体会信客那“信”字的含义、三十年的重量中的至情, 细细体味夜沉船中的孤苦凄凉、废墟中的诅咒与寄情的矛 盾,那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让 我在繁重的工作中留有一片清扬。 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文化苦旅》我读了12 年,仍然 无法读透余先生对文化的沉思、对文化灵魂的探求。但唐朝 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一点少年英气,读多了总有些收获, 尤其是对“苦”的感悟,诚如先生所言“人生真是艰难,上 不了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和它近乎。看来,注 定要不停的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既然如此,就坦然走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