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一生中与匈奴的交战,是西汉最重要的战事21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一生中与匈奴的交战,是西汉最重要的战事
在中国历史领域,以往一直有一个旧观念,或者说,中国存在着一个两千多年的历史现象:“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 夷狄 , 夷狄 居外以奉中国。”(明代宋濂语)今天看来,这一旧观念反映的是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是值得反思的,它不利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不利于各民族团结。
但是,它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间无法回避的历史现象。秦汉时,北方主要有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参见林幹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他们顽强不息地以扰边南侵的方式,要参与到与中原汉族共同缔造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怎样才能参与进来,并最终融为一体?一个字:打!好比两块铁,互相击打,火花四溅,但老这么碰下去总不是办法。把两块铁放到同一只打铁炉内烧红,再叠放到一起锻打,把铁碴打掉,纯铁留下,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了,牢固了。
秦汉时,这种“参与愿望”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是匈奴。
由于中原本身长期处于战乱动荡之中,因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修了一道万里长城,对北方匈奴采取了“隔离”政策。希望“闹中取静”,但“静”不了。刘邦建立西汉之初,为平定韩王信叛乱,在白登山(今山西阳高县南)遭受过匈奴军包围,史称“白登之围”。刘邦鉴于内乱未平,政权尚不巩固,对匈奴采取了退让妥协政策。但这种政策只能缓解一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我有这样的看法,万里长城其实是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一座伟大纪念碑,纪念他们顽强不息地要参与到缔造中国历史进程中来的伟大精神。
一、汉武帝的尚武政策
汉武帝继位时,西汉已开国六十多年,经历了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五代,完成了由乱到治的过程。文、景两朝,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史称文景之治。尤其汉景帝时期,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一个转折点,表明西汉政权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得到彻底解决,国运进入和平发展轨道。文景之治,使西汉政权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露于外”的富裕景象,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国力也有极大提升。这时,西汉朝廷对北方匈奴不断入侵扰边越来越不能容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登基后,就“欲事灭胡”,第一年就派博士公孙弘出使匈奴刺探情况,第二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以断匈奴右臂”。但是,当时朝政还受到汉武帝老祖母窦太后的制约,朝中老臣也都安于现状,主张继续对匈奴奉行“和亲加送礼”的政策(陈序经著《匈奴史稿》)。汉武帝知道不能操之过急,头几年继续沿用这种政策。
但汉武帝胸中自有打算,他着手进行抗击匈奴的各项准备。他把长期在边境与匈奴作战的两位名将李广、程不识调入京内,分别担任未央宫和长乐宫卫尉,一方面通过他们了解匈奴情况,一方面向他们灌输抗击匈奴的意图,也亲自考察他们的军事才能。元光四年(前134年),汉武帝提拔李广为骁骑将军派往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将程不识提升为车骑将军派往雁门(今山西右玉县南),驻防抗击匈奴第一线。
随后,就发生了马邑伏击战和边市袭击战,这两次汉匈交战,是汉武帝小试牛刀。
马邑伏击战发生在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雁门关外有座重要边城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里马邑村)。马邑城里有位土豪聂壹,通过王恢向汉武帝献计道,他可以利用与匈奴边市贸易的机会,用假投降的方法吸引匈奴单于领兵前来,我们提前设伏,一定可以击败匈奴。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心情已经压抑了很久,这一次,他借聂壹所献之计为由头,召集群臣讨论,先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币帛文锦,赂之甚厚”,但单于仍“侵盗无已”,边境百姓不得安宁,“今欲举兵攻之,何如”?大臣中分两派,王恢竭力支持,韩安国竭力反对。汉武帝下决心要打,采纳王恢意见,利用聂壹吸引匈奴,决定打一次马邑伏击战。汉武帝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让一位反战派头面人物韩安国担任马邑伏击战的统帅,明显失策。部署既毕,聂壹“逃”往匈奴,对军臣单于说,我准备杀掉马邑长史,举城投降匈奴,妇女财物尽归匈奴,请单于派兵接应。军臣单于一听有利可夺,允诺之。聂壹回到马邑,从监狱里拉出一个犯人杀掉,把他的人头挂在马邑北门城楼上,对军臣单于的使者说,马邑长史已被杀掉,“可急来”。军臣单于领兵十万前来,行至离马邑百余里,只见牛羊遍野,不见牧人,顿生疑惑,停止前进。这时匈奴抓到一名巡边的雁门尉史,用长矛对准他的心窝,尉史把汉军埋伏的情况全盘供出,军臣单于大惊,庆幸自己没有中计,迅速退兵。军臣单于认为这名雁门尉史救了匈奴,封他为“天王”。马邑伏击战计划全部落空。汉武帝盛怒之下,把王恢逮捕,投进监狱,迫他自杀,以谢天下。马邑伏击战后,军臣单于进行报复性扰边入侵,袭杀边郡官吏,掳掠百姓,汉匈进入全面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