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笔法自然(周志伟)26
笔法自然
——初探书法用笔的自然审美内涵
周志伟
内容摘要:
本文重在探讨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浅析书法用笔的自然审美内涵。书法起源于自然,同时又表现自然。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与本民族的自然观(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密不可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已交融为一体。中国书法之所以独具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也源于此。
本文从两个方面试析笔法的自然审美内涵。一、中华民族特有的阴阳宇宙意识在笔法中的体现。这种以阴阳和谐辩证为核心的宇宙自然意识,反映在书法艺术之中,对书法用笔技法和内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古代文人的人格生命意识在笔法中的体现。古人把书法看成一种表现着生命力的存在,一点一画都能体现出自然之“象”,在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过程中,许多书法家的人格也趋近自然,他们的笔墨吐露出自然之意境。
后面略谈墨法之自然、章法之自然、书道自然(习书与创作时对自然的取法和体悟)。
关键词:自然 笔法 阴阳 生命意识
正文:
汉字起源于自然之像,汉字的书写又表现自然之态。书法艺术讲究的是,从最初的“书肇自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到“内发心源,外师造化”。自然创造出汉字是实用的需要,自然作为汉字的书写的取法和表现对象,又是艺术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不仅仅指的是在远古时期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描绘(即:再现自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更体现为中华民族特有的阴阳意识和主客观的生命意识(即:人格之自然)。
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与自然观(阴阳意识、生命意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已变得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法也因此而独具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
笔法与阴阳意识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就是天地万物。《庄子·让王》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1】这里的“宇宙”、“天地”就是大自然。
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捻出一个“道” 字,作为自己道家思想中的精髓。他认为“道”先于天地而有,是宇宙间一切的根本。“道”生成自然天地的基本规律,并且对立而统一。一切人事只有遵循阴阳相反相成的法则,才能达到至顺无碍的自然状态。这与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相一致的。
庄周传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阴阳观。“阴阳”二字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被明确认为既是生成自然万物的根本原因,又是引起自然发生变化的根本矛盾力量。但是, 所谓之“阴阳”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事物,而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代表着两种矛盾、对立、和谐、统一的关系属性或动态特征。如:刚柔、动静、收放、奇正、疏密等等。
之后的历代思想家、文人和艺术家都继承了这种“阴阳”思想,并且不断的丰富与革新,中华民族的这种阴阳和谐的辩证思想和宇宙意识逐渐蔚为大观。它既深入于社会政治、生活、文艺、道德各个层次,也反映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之中。早唐时期的书法家虞世南认为:“字虽有质,痕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 【2】。
“禀阴阳而动静”,表现在书法用笔上,是一种 “无往不复”时空上的节奏韵律。我们在书写时,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运笔的节奏,即提按顿挫、迟速行留,空间范畴的一提一按、一顿一挫,时间范畴的一迟一速、一行一留,则可以写出具有美学意义上的、高质量的、自然的点画线条。
书法用笔之节奏,大略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露
藏锋和露锋是书法用笔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关于点画起笔、收笔之法,历代就有逆锋、顺锋两种说法。
逆锋又称逆笔,分为实逆和虚逆两种。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论用笔十法》中有云:“逆入倒出”,其在“十二种隐笔法”中又有“逆笔”一词【3】。 “逆入倒出” “逆笔”实际就是对藏锋的诠释。三国时期的蔡邕在《九势》谈到的“藏锋”指的是当时盛行的篆隶用笔法。欲左先右,欲下先上,这种用笔特征在汉隶中极为常见。至于篆书的笔势,讲求内在贯气,唐代孙过庭《书谱》有云“篆贵婉而通” 【4】,这就更需要逆锋之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笔画。
但是,当我们在欣赏历代的真、行、草之墨迹时,会发现发笔、收笔或接笔处大都显露锋芒。如此说来,是否篆、隶专用藏锋,而真、行、草必须用露锋呢?笔者浅见,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很多人把藏锋与露锋看成对立两面。试想,假使篆、隶每一点画都回藏笔锋,外向贯气之势、摇曳多姿之态从何而生?真、行、草笔笔都抛筋露骨,敦厚文雅之体、内在含蓄之妙又如何能体现出来?因此,奢谈“藏锋高于出锋”者,不无偏执尔。
无论那种书体,用笔之妙在乎藏露互用、互参、互补。在某一种书体或具体书写过程中可以主要用藏锋或露锋,但不可偏废之。
二、虚实
虚实是书法用笔节奏的重要方面。虚实运用得当,能使点画线条获得墨色变化丰富和奇妙的韵律感。《记白云先生书诀》有云:“内贵盈,外贵虚。”【5】“盈”即“实”。自然之万事万物,总的来讲,不外乎阴阳二字,有阴必有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标准】GB∕T 35450-2017 聚碳酸酯薄膜及片材.pdf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doc VIP
- 青19J2青19J3建筑专业(三):建筑用料及做法+屋面.docx
- 项目安全资料标准化实施手册 (1).pdf VIP
- 2022年成都市武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械设计软件:Creo二次开发_(2).CreoAPI基础.docx VIP
-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名著《水浒传》阅读导航+情节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初中语文.docx VIP
-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ppt VIP
- 1+X快递运营理论测试题.docx VIP
- 9.29事故抢险救援战评总结.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