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笔法节奏感28
笔法节奏感
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
就用笔的过程,毫锋运动的势态以及所形成的点画形态几方面,概括了「八锋」、「十笔」。
这个寿字选自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寿字有七、八个横画,作者异常灵活地运用提、顿、急、缓、虚、实诸法。
?头上三横,两画左尖横配一右尖横,两短一长,轻重有序,形成了一种节奏感;
?中间三横,第一横在提、急两法的配合下,运用渴墨,写出了时隐时现的一线虚画;笫二画是较粗沉的实画,笔法较缓;第三画又是虚画,这三横虚实相间,留下了许多空白,我们并不觉得紧窄。作者这样处理这些横画,使这个寿字疏密有致,真是费了作者许多心血,处理得十分得当。
?
?特别那笔长横,两头的运用顿、缓、实法使笔画凝重有力,中间运用提、急、虚法使笔画轻灵坚韧。
?
?
?
?
?
?
在实际行笔时,往往有两个方向的运动,
一是横向,即笔锋就纸面后前后左右的运动,作用在涂墨成形;
二为纵向,即笔锋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其作用在于渡墨与纸。
在我们运笔时,纵横交错,同时运动,还要用心、眼、手,相互配合而成点画。这其中,会形成很多种笔锋的运动状态。
用笔的方法不外乎「起笔」、「行笔」及 「收笔」等三大部分。综述如下:
一、起笔与收笔:软笔书写有两种落笔方法:藏锋与露锋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落笔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道:“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否则即为病笔。藏锋与露锋两者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笔刚着纸,谓之“落”。是笔将动未动,运笔之始。
(1-1)露锋
顺锋落下,笔锋露在笔画的起始处,顺着笔画的方向行笔,称为露锋。
笔锋顺势入纸,笔锋外露,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后再行笔。露锋一般在楷书中比较少用,而在行书、草书中常用,给人以气韵连贯、灵动秀美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有尖刻或弱而无力感。
(1-2)藏锋
逆锋而入,逆着笔画的方向把笔锋藏在笔画中,然后回过来顺着笔画的方向行笔,称为藏锋?
笔锋逆锋入纸,笔锋内含,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再行笔。笔锋的方向一般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原则。藏锋在楷书、隶书和篆书中常用,是最基本的起笔方法之一,其使用在行书和草书中相对露锋而言就少了。藏锋给人以骨气凝重、含蓄、雄壮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流于板滞缺少活力。
?落笔有轻有重。轻者称“提”,重者称“顿”。顿法和提法使文字更加有节奏,也使字形更加神采奕奕。
二、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
??2.顿
??? 在一些笔画的始末及转折时要用到顿法。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笔抵纸,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势如锥钉地,唯恐不深,但不可过重。重则点画肥滞。运用顿法可使笔画产生凝重刚劲的艺术效果。
顿法是怎样去表现的呢?从字面上,我们可以把“顿”理解为停顿,这时停下笔来, 可以瞻前顾后,可以左顾右盼,然后认准方向继续行走。我对初学者就这样说的,经验告诉我这顿笔的轻重是很难掌握的,停笔时手腕总会有些下沉,这下沉的力在初学者手里已经足够重了。如果你告诉他们向下用点力按一下,那么一定会粗如墨猪。还不如不说,这样反而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个顿法。顿也有轻重之巧。
如顿但不重按,即蹲笔。蹲时,墨下如蜻蜓点水。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
? 3.提
“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顿笔、蹲笔之后,均需提笔。提则墨由毫入纸。其势如大鹏奋飞,离地初翔。但不可过高。过高则点画轻飘。所以在行笔中经常用到提法,提起笔杆使笔画变细,有如抽丝拉筋,丰富了笔画的姿态,避免了呆板僵化。提法经常用在长横、斜钩的中段, 挑画的末段,以及其他笔画之中。提法能使笔画更加灵动、活泼,有了节奏感。提有全提、半提之分。
(3-1)过笔:提笔后直道而行。不曲不折谓之过。或曰走笔。其势如箭离弦,贵于迅疾。
(3-2)挫笔:顿笔后略提笔,使笔锋略转动,微离顿处,谓之挫。多用于笔画转折、变换方向时。其势如错齿磨牙。需掌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 (3-3)纵笔:笔锋且过且提,去而不返,谓之纵笔。其势如纵鸟出笼,凡点画止处,露锋不藏者,皆纵笔。
三、转笔与折笔:
“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
文档评论(0)